内容简介

里尔克于1912年在亚德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城堡动笔写《杜伊诺哀歌)),1922年完成于瑞士的慕佐城堡(Muzot),历时十年。这部作品以十首哀歌组成,与《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构成里尔克的思想结晶,让人入迷地呈现出对现代世界中个体生存的意义根据的困惑。哲人如海德格尔从里尔克的诗作中看到形而上学的现代性问题,神学家则从中看到基督神学的现代性问题―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HansUhr von Balthasar)说过,里尔克的诗作浸透着经过转换的传统神学母题。

选编这个集子旨在为深入理解里尔克诗作中的神学思想提供最基本的文献:除《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的译文外,勒塞的“里尔克的宗教观”提供了对里尔克神学思想的一个全面的、批判性的分析,文中提供的一些里尔克日记和书信中的宗教思想材料十分难得,宜作导论研读。瓜尔蒂尼一文系他解读《杜伊诺哀歌》一书中的第二章,“天使”概念是里尔克神学思想中的一个决定性要素,瓜尔蒂尼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里尔克的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孟冬
    如果从时间之外的超感性来看,里尔克与马拉美相似,他们熟悉“当我们感觉时,我们也同时消散”,致力于将不可见中令人战栗的感觉转化为可见,即将倏忽即逝的精神引入到诗句中来。但后者只写超感性层面对时间流逝的感应,他激活和组织句子搭建那个瞬间显现的空间,让读者感应到这一庙宇的存在,而里尔克则在追问这座内心庙宇的奥秘。追寻前,他是“被保护者”,母亲为他挡住陌生世界,让他安然无恙,直到探寻开启,他才像“新生者被卷入内心事件,卷须不断蔓延,体内的原始森林,告别他的心,脱离自己的根”,“人们轻柔地断离尘世,就像平和地脱离母亲的乳房”,此后便惶然地面对自己心灵的帷幕,独自承受此在世界的沉重。可诗人并未就此成为厌弃此岸的人,他敞开内在,在人的易逝本质上于哀歌中提出,人的使命是转化,将不可见不可言说的化入我们之中。09-01
  • [已注销]
    果然对基督教一无所知的我看后半部分像在踩云……12-15
  • 清暉
    旧书一本。两篇论文,使我想看尼采。04-04
  • 旻旻
    《哀歌》整篇给我一种昏厥的圣徒的感觉,既直面可怕而本质的神圣黑暗,因此咽下苦泣,又以审美、敬爱的目光投向,因此钦羡。但又不止于蔑视肉体的圣徒,诗人看见在沉默的万物面前被风蚀的人的面庞——如同火焰一样,不住流动着生之鲜明,又注定在生命耗尽的那一刻化为灰烬。而只有爱人或许会在对方的抚摸和呓语下获得永恒的存在……重新回到超越时间、摆脱死和原罪的伊甸园。可是尽管生如此卑微渺小,神秘如此浩瀚威压,我们却能向天使赞美尘世:“大地,难道这不是你的期望:在我们心中/不可见地复活?”“童年和未来/俱无减损……充盈的存在/源于我心中”,也许人类,亦拥有救赎无法挽回之物的力量,正如明镜——“将自己流逝的美/重新汲回自己的面庞。”生死同在,消逝最终化为,寂静的镜面。【里尔克的形象多重繁复,很考验想象力,我很喜欢。03-10
  • nashy
    果然林克的哀歌译文顺畅很多,至少把每个字凑在一起,知道在讲什么。至于俄耳甫斯,或许因为先入为主吧,个人更喜欢钱春绮先生的译本。另,这书的装帧怎么会这么差,刚打开就分成两半,敢情用的是上个世纪的胶啊,愤怒。01-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