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左亦鲁,北京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耶鲁大学法学博士(2016)、法学硕士(2012),清华大学法学硕士(2011)、法学学士(2008)。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网络法。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表达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表达自由“中心”以外的一些“边缘”或“边疆”问题。表达自由的“中心”以“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为代表,它以保护公共对话和政治言论为核心,重视言论的内容而非言论的媒介,对处理说话、写作和出版等传统和典型“言论”最为游刃有余,从中可以提炼出公共对话、政治言论、内容、“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和典型与传统“言论”等五个基本概念和元素。针对这五个“中心”概念和元素,本书分别以“内与外”、“政与文”、“质与器”、“旧与新”和“本与变”为主题,考察公共对话外的逻辑和正当性基础、文化言论的价值和表达自由的文化价值、媒介对表达自由的影响、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经典范式的挑战以及算法、人工智能对“言论”的突破和颠覆。通过研究这些“边缘”和“边疆”问题,本书希望探索表达自由地图中大片未探明地区,更好地反观“中心”,并思考挑战“中心”的可能性。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虚舟
    非常完整的展示了FS权在美国法之下的发展历程,也展示出了它的局限,基本是了解这领域的最好中文入门书。正如左老师所言,知彼才能知己,否定移植不代表否定比较法。所以本书以及可见未来年轻学者的作品,算是中国法思想独立的开始。然而可悲的是,可能要到00后一代,中国法才能完全提自己的理论,而不再寻求外国法的正当性。就像是19世纪美国法从英国法中独立出来一样。现在写博士论文,还是得花至少2章的篇幅,来完成类本书的考据工作,否则是要挂的……02-07
  • 史微
    过大的字号和价格扣一星,没有大佬推荐和作序加回一星。中文世界对街角发言者其实非常陌生,本书所谓边缘,其实才是我们更有切身体会的。在网络法的时代,看起来中文和英文世界分享大致相似的问题,但是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从中心向边缘,还是从边缘向中心。05-28
  • 故事大王王老师
    也谈言论表达,没有动辄上价值的大词,只有实在细致的梳理与论述。11-08
  • 除了第一章不太关注之外通读了,不满意的部分是第二章,仅通过对本国宪法的逐字阅读,差不多给了我一种写读书笔记式的感觉,想要说明的观点是“本国宪法有political freedom of speech之外的cultural freedom of speech”,但是一是对“文化”没有一个精细的说明,二是仅仅只能从宪法文本的句读和会议、领导发言中得出这个结论,与之后几章对美第一修正案的诸多判例绘出的美有关表达权的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冲击,后面几部分有关美的判例分析感觉很有意思也很充分。03-04
  • L
    这里没有二分法,没有辩证法,只有游离、滑动、延异、自己反对自己、变成自己的对立面……05-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