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編者簡介
劉國英(Lau Kwok-ying)
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及哲學文學碩士課程主任,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及《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主編。著有Phenomenology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oward a New Cultural Flesh、《永久和平的倡議者--康德作品選讀》、《當代歐陸哲學家臉譜》(即將出版),合編有Border-Crossing: Phenomenology, Intercultur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Phenomenology and Human Experience、Identity and Alterity: Phenomen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Husserl’s 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New Century: Wester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修遠之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同寅卷》、《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及《無涯理境──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並為「思光學術論著新編」十三卷及「思光學術新著」三卷的主編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
本中心以推動現象學及其與人文科學的關係之研究,同時促進兩岸三地及國際性現象學研究的合作與交流為宗旨,自成立至今已舉辦十多次國際性及地區性的現象學學術會議,並出版《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學刊及「漢語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叢書等。重要活動包括:合辦「Logos and Aisthesis: Phenomenology and the Arts──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會議」(2012),「第三屆世界現象學組織聯盟學術會議」(Organization of Phenomenological Organizations III, 2008),「Kairos and Topos: Phenomenology and the Celebration of Thinking──第六屆東亞現象學圈國際會議」(2014),以及連續八年舉辦「亞洲現象學大師班」(Symposia Phaenomenologica Asiatica, 2007-2014)。
「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的前身是「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3月。中心蒙鄭承隆博士鼎力支持,為表謝意,乃於2007年正式易名為「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

内容简介

自從一九八○年代初筆者負笈法國巴黎進修,眾多當代法國哲學家的著述,成為筆者思考人類處境的重要思想資源。然而,要正確運用這些思想資源,意味著我們既要準確地理解相關哲學家的論說,也要能夠與這些論說保持一種批判性的距離,以防自己躲在名家論斷的舒適中,逃避了把這些論說與千變萬化的世界互相對照而產生的思想衝擊。思想上的安逸感,是哲學學習的終結!──劉國英

本書是作者三十多年來學習準確理解五位當代法國現象學家、或與現象學關係密切的哲學家重要論說的紀錄。全書自胡塞爾始,以沙特、梅洛龐蒂、傅柯、德里達與列維納斯為經,超越論、圖像意識現象學、肉身主體現象學、存在論、友情詮釋論等為緯,交織出作為現象學的哲學運動在法國發展的蹤跡。


編者簡介

劉國英(Lau Kwok-ying)

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及哲學文學碩士課程主任,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及《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主編。著有Phenomenology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oward a New Cultural Flesh、《永久和平的倡議者--康德作品選讀》、《當代歐陸哲學家臉譜》(即將出版),合編有Border-Crossing: Phenomenology, Intercultur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Phenomenology and Human Experience、Identity and Alterity: Phenomen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Withdrawal
    我觉得比国内的大佬们写得清楚多了08-30
  • 环形废墟
    豆瓣上第一本「想读」,半年后终于到手并读毕。怎么说呢......也不知道说什么,也把之前码的评价删掉了。这本书真的太好了,我会推荐每一位外哲同侪都购买一本......05-26
  • 无属格从句
    没看完。用来捋清思路可以一看,当枕边书反复阅读还是免了。基本符合我对“老一辈学者”的所有刻板印象:固执(花大半页“特别指出”一个美国人参考文献没引全)、点将谱写作法(“沙特的意识预示着列维纳斯的意识”、沙特“预告了德里达的延异说”)、术语套术语(因为A是B,所以C不能反驳A的D)。更诡异的是作者用括号标了成吨的原文,但竟然是英法文混杂的,我要是精通两门语言五位哲学家的现象学术语还用得着看这本书吗……05-14
  • 和杨大春老师的法国现象学之旅相比,背景材料少些,不适合做系统性入门,但适合做问题导览,建议研究僧们开题之前读一读,定个好题目。02-15
  • 油泼凤辣子
    真的是很好的概述读物,MP部分反复地读04-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