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出版专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齐鲁书社,2004)、《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中华书局,2017)。2005年始,与荣新江、李肖 等先生一起整理新获吐鲁番出土文书,2008年出版《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在《历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2006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和《唐高宗的真相》等,曾与阿城一起担任大型电视连续剧《贞观之治》的编剧。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武则天为何只获得了唐太宗的才人称号?

武则天真的杀死了小公主吗?

武则天为何要为李君羡平反?

如何正确评价永徽政治?

※武则天称帝有哪些舆论准备?

武则天的“内宠”,代表了女皇生活的荒淫?

武周政权为何短命?其症结在哪里?

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了绝唱?

--------------------------------------------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这个聚讼不休的话题,在相当大程度上透视出我们史学的一种基本状况:对武则天的评价,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而在“公共史学”领域内几乎一面倒,武则天的形象似乎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新唐书》《资治通鉴》。

◎然而,《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关于武则天的某些表述,似乎会受到某种政治正确的影响,对于武则天的形象,会根据某一说法、一点影子进行放大,直到事实的性质完全发生改变。而《武则天研究》以新史学的研究路径,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藩篱,从另一种视角展示了不一样的武则天。

◎《武则天研究》不是武则天的传记,每一章的讨论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从武则天出生地与故乡的考证,到武则天归葬乾陵,一代女皇的出生到落幕,中间有着哪些精彩纷呈的故事?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为了绝唱?在《武则天研究》中,作者用最详实的史料,与古今学者展开对话,抽丝剥茧,力图向读者还原最真实的武则天。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无斋公子
    此前,武则天的形象从未脱离《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范畴,而这本《武则天研究》却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藩篱,从另一种视角展示了不一样的武则天,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千古女帝最真实的一面。正如孟宪实教授所感慨的那样:一千多年过去了,武则天还是孤独一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在写什么?荒野风景、人间情感?不,都不是。他在写一个人——武则天!10-07
  • Lee
    1.武士彟在太宗登基后被长期冷落,后在高祖死后吐血身亡,太宗出于“统战”封武则天为才人。2.李君羡“女武王”事件中,太宗形象与高宗时塑造宽仁形象截然不同。实为李君羡后人同武则天以此与武则天天命联系,捏造出的事件。3.李勣、许敬宗、李义府等来自于不同地域的人,站在高宗一方支持废王立武,是因为他们同属于东宫旧部,而非依附武后。4.高宗武后并称二圣,应是与隋文帝独孤后一样,属于在宫中的称呼,仅仅适用于家人范围,而非国家礼仪,四方表奏。5.二张与奉宸府的存在,是武则天的主动选择,对其道德声誉固然有损,换来的却是社会公众人尽皆知女皇健康。而武则天的健康神话制造,是一个系列工程。03-17
  • Neil
    作者采用新史学研究的方法,努力从史料中查找历史的真相,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武则天。主要关注武则天称帝前及称帝的过程,以及去世前后的历史迷雾。没有屈诘聱牙的行文,读起来非常轻松,但作者的结论却不是戏说,而是基于各种一手史料。从文中还可以看出,其实很多历史文献资料其实有原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隐含其中,但本书作者通过客观对比史料,对武则天进行了客观评价。值得推荐一读。CBS,20210920。09-29
  • eleanordog
    书名《武则天研究》,读来更像是《对武则天研究的研究》。引述前人研究很多,对前人观点有的认同有的批判。对有争议的一些话题,如武则天的出生地与故乡、公主之死、无字碑,叙述逻辑还是比较清楚。选这本书是因为上个月读的书里面写到文明太后,想把两人作一比较,但是本书对武则天的执政作为没有进行太多展开,这方面没法比。她们虽然拿到的剧本不太一样,但都很敢于专注自我,以攻为守,提前布局,破格演出,真实的历史比电视剧更精彩。12-17
  • 中世与近世之间
    应该是算目前有关武则天研究的高峰了,核心不仅仅是去妖魔化,而是对既有历史像进行重新的批判与反思。“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掌握了最高权力,就会获得官场的一致拥护,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这才是铁律。”这才是皇权政治的核心问题,其他的什么女性地位社会风气区域集团都是次要的,扣帽子史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扩大化,把不是一个集团一个阶级的硬扯到一起,作者评价“求之过深”算是客气了。当然作者说朝臣容忍武则天称帝是预知到其无法解决继承人问题而终将归政于唐,这点我不赞成,对于当时的朝臣而言保命才是第一位,至于继承人的争论问题不过是伴随政局发展逐渐衍生出来的罢了。另外本书也证明即便是看似研究充分的中古史领域值得“再出发”的地方也很多,书多和研究充分是两回事。12-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