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從沉沒到沉默-
回到一九四四年,二戰末期
深入走過皇民化運動、投身海軍特別志願兵
自美軍潛艦魚雷倖存的臺籍老兵訪談
歷史記憶與身分認同有緊密的關聯
重構屬於臺灣本島的二戰記憶
忠實還原日治末期從軍少年的生命經驗
1944年11月7日特設巡洋艦護國丸,艦長水野孝吉,載著300名臺籍海軍特別志願兵從基隆港出發前往日本。同年11月10日凌晨,航行至九州外海古志岐島燈塔海域附近,遭美軍潛艦(Barb,編號USS-220)魚雷擊沉。
護國丸事件,是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於太平洋戰爭中犧牲人數最為慘重的一次。
有多達212位臺籍海軍菁英在上戰場前就殞落,然而這段歷史卻只出現在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書中的一句話與數本論文中,透過本書,我們將:
保留他們消逝的記憶
同理他們從軍的心情
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
這批從軍的青年,出生於一九二○年代、成長於殖民當局致力推行皇民化運動的一九三○年代,在學校接受愛國教育,因而不少人懷抱著報效天皇的理想。
與此同時,官方也利用媒體動員、社會氛圍施加壓力,並透過警察對轄區內人員的掌握,以及各級單位發動集體申請,搜羅大多數可能符合資格的臺灣青年,致使個人無法遁逃從而只能「自願」申請加入,無數臺灣家庭,在當局鼓吹青年從軍、全面動員的壓迫下,受到強烈波及。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在視軍人階級為無上榮耀地位的日本帝國眼中,是兵源日益枯竭下不得不開放給殖民地臺灣的選擇。因此,他們是日本海軍菁英主義標準下,由全島選出的優秀人材,之後再從第一期(1,000人)、二期(2,000人)中,選出最優秀的600人到日本本土的海軍學校培訓。若以這兩期共有60餘萬人申請,經過精挑細選(600,000-3,000-600),在護國丸上的三百人,可說是當時臺灣青年裡菁英中的菁英!
因為終戰後國際政治局勢的轉換,使得他們就此噤聲,選擇將生命拼圖的重要一角隱沒於暗處。本書作者藉由多次訪談與收集臺籍日本海軍相關史料,留下臺灣人在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爭記憶。
陳柏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自研究所時期起即將研究焦點集中於臺籍日本兵相關議題,長期致力於口述歷史採集和蒐集臺灣人從軍史料。
目前關注臺灣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經驗、記憶保存等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