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彼得·比格尔(Peter Burger),1936年生,1971年起任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著有《先锋派理论》、《现代主义的衰弱》、《唯心主义美学批判》、《中介一接受一功能》(论文集)和《艺术体制:现代德国文化与文学》(与克丽斯塔·比格尔合著)等。

内容简介

《先锋派理论》作者首先阐释了批判科学的概念,说明批判科学要反观科学本身,说明科学知识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由此转到对先锋派理论的讨论上来,指出审美范畴不是永恒的,而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先锋派则是对这些范畴的批判。书中专门讨论了艺术自律问题。自律使艺术离开现实生活,而先锋派艺术则使艺术回到现实。最后,作者讨论了介入或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生活与艺术相互干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艺术体制问题。《先锋派理论》是西方探讨先锋派理论影响最大的专著之一。 “就其对先锋派所作的准确而带有历史性思考的界定而言,比格尔《先锋派理论》一书的价值是怎么会计也不过分的”。


彼得·比格尔(Peter Burger),1936年生,1971年起任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著有《先锋派理论》、《现代主义的衰弱》、《唯心主义美学批判》、《中介一接受一功能》(论文集)和《艺术体制:现代德国文化与文学》(与克丽斯塔·比格尔合著)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琴酒
    依稀看到了再解读前,唐小兵的理论资源的出处。然而这本书,即使在今天看依然各个方面都厉害,艺术被其两重性限制,难以获得真正的革命性,因而无论是阿多诺对自律的强调,还是卢卡契对介入的呼吁,都被裹挟在其中。比格尔的理论,无疑是取源于布莱希特和本雅明一脉,先锋派开始艺术进入自我批评阶段,通过关注艺术在社会中的运作方式,关注决定艺术所具有影响的过程,重新去把“自律”的东西和社会勾连起来。这里头和几个重要的人的论辩还要再仔细想想。09-17
  • 河原宏
    豁然开朗的一个观念:反艺术的意图所发明的手段被用于艺术的目的。11-05
  • 剧旁
    翻译得还算好,虽然像lire le capital之类的翻错了……也还蛮有启发的,但是无法同意他所谓的先锋派艺术攻击艺术体制,以图使艺术回到现实的基本论点。相比与布尔迪厄的论断,比格尔还是差了点火候……02-19
  • 龟龟
    比格尔出色地将马克思的“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这一原则用于艺术史分析和艺术批评领域,指出只有当资产阶级自律艺术充分展开之后,对艺术自律和审美观念的历史性批判和考察才成为可能,而先锋派运动作为资产阶级艺术体制的自我批判则为其提供了现实动力。这种辩证的批评方式尤其值得学习。先锋艺术意味着对艺术自律体制的激进反叛,将分裂的艺术与生活实践重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总体性的生活形式(这一点直接被唐小兵拿来用作90年代大众文艺“再解读”的理论资源)。但比格尔也指出了先锋艺术固有的内在张力,如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与保持艺术固有批判性的矛盾(文化工业在这一点上提供了反例),先锋派对艺术体制的反叛和其始终必须借有现有体制和空间因而始终存在被其收编的可能的矛盾。总体上打开了很多新的思路,整挺好!12-08
  • 李避蛮
    一种追求最大客观与理性的风格,也像它想要做到的那样逻辑严密。比格尔在此处将辩证批判的能效发挥到了最大,他既反对一种忽视具体条件的思维,又反对依赖于古今对比的历史学建构。先锋派运动作为一种针对艺术无效性的运动,在唯美主义充分展开之后得以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批判,也就是说是在单个作品内容与艺术体制之间的张力消失后开展的。艺术自律使得唯美主义之后的写作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危机。而先锋派们寻找到一种打破作品的有机,使用碎片的方法使单个元素取得它们的自律,从而以新异和意义的退场呼唤公众的感知力,同时谋求一种政治的介入。但他们失败了。失败的先锋主义使艺术体制被发现,因而使先锋主义艺术重新成为了艺术体制的一部分,不过一种文学与现实的新关系同时被构造了。前期在方法论上的盘旋使进入略显困难,但之后极为通畅好读。06-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