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各种语言中,情态词、连接词、条件词、知觉动词恐怕都是最生动、也是最难以把握其意义的词类。其意义的多歧性不仅困扰语言学家,也困扰分析哲学家。尽管如此,Eve E.Sweetser的论述仍然向我们证实了它们是可以被分析,而且可以是成系统的分析。
语义关系并非独立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之外,包括这种结构的隐喻与文化方面。无论是词汇的多义性还是语用的含糊性,都会通过认知和言语过程的作用,为世俗的隐喻方式所定型。《从语源学到语用学》从多义现象入手,将这类特殊的词置于印欧语系的历史之下来探讨其语义结构的变化,提示了隐喻和文化在语认结构演变中的角色。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也将吸引那些从事认知科学与隐喻、哲学研究的学者。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