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孫衛國
1998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訪問教授。曾任韓國高麗大學、美國哈佛燕京學社、香港城市大學、臺灣大學等高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中韓關係史、中國史學史、明清史。主要著作有《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明清時期中國史學對朝鮮的影響》、《王世貞史學研究》;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明清史研究》、《世鑒:中國傳統史學》;整理《鄭天挺明史講義》;合著《康熙皇帝大傳》等書。

内容简介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來致力於清代中朝關係史研究的薈萃之作。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八章,將政治史、思想史與外交史結合起來,選取關鍵性專題,如「小中華」思想、箕子崇拜、關王廟、「復讎雪恥」理念、丁未漂流人事件等,共時性地揭示了朝鮮對清觀由「尊明貶清」到「尊明奉清」的演變。下編六章,以朝鮮燕行使洪大容、「北學派」人士、洪良浩、李尚迪、朴珪壽、金允植等與清人交往的情況,歷時性地考察朝鮮對清觀的嬗變。在思想觀念上,儘管朝鮮長期堅守「尊明」理念;隨著現實的變化,朝鮮漸漸由「貶清」變成了「奉清」,近代仰仗清朝去對抗西方與日本的侵擾,正是典型的體現。


孫衛國

1998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香港科技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訪問教授。曾任韓國高麗大學、美國哈佛燕京學社、香港城市大學、臺灣大學等高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中韓關係史、中國史學史、明清史。主要著作有《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明清時期中國史學對朝鮮的影響》、《王世貞史學研究》;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明清史研究》、《世鑒:中國傳統史學》;整理《鄭天挺明史講義》;合著《康熙皇帝大傳》等書。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中世与近世之间
    不知作者是否有计划写当代中韩关系,个人对半岛去汉化的过程(包括日殖时期)及心态比较感兴趣。本书分为上下两编,第一编讲述朝鲜对清认识的演变,一部分内容与其博论重合,第二编为燕行使对清认识的变化过程,主要以北学派与清朝士人的交往为核心,是为本书的主要看点。作者将本书定位为“大明旗号”的姊妹篇,诚然,本书的内容基本是前书的具体化。收获:“小中华”思想发端于统一新罗时期,与佛教有关。箕子被认为是“教化之君”故而受到尊崇,关于檀君与箕子的塑造问题,核心还是现实需要,箕子崇拜始于高丽时期,包括箕子墓的发现,记得金日成平毁箕子墓时宣称是空坟,如此看来应是事实。中朝士人的交往,文化学术方面主要以中下级官吏为主,关于朝鲜人不与满人交往,感觉也是个好题目。近代以后,朴珪寿、金允植与清人交流则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12-09
  • 尚水堂
    中韩关系史三部曲之第二部12-25
  • 一桥阿尼玛
    论文成书,读起来却也没觉得多割离,就是部分内容有点点重复。文献功夫极其扎实,先行成果的罗列很有启发性,佩服佩服。关于箕子地位的浮沉,关王庙的兴废,类似的问题很有趣,如果能与中华问题建立联系,就更有思辨意义。这样的案例的确适合东亚的视角。最后,佩服佩服!02-13
  • 咸南海東
    作为《大明旗号》的姊妹篇,本书做的相当成功。前半部分承接《大明旗号》讨论的话题,从其他几个侧面说明朝鲜尊明思明意识的内涵与变化,后半部分则选取中朝文人往来的重要前段,从乾隆中期的洪大容到光绪年间的金允植,表面上看是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深层次是朝鲜对清观的变化,这几个例子,正是变化的关键节点。与此同时,尊明从显性变为隐性。我觉得,奉清是在客观环境下的权宜之举,朴趾源认为,等朝鲜强大了在行尊攘之事不迟。尊明刻在了韩民族的精神中,今天虽不讲尊明,但对中国是不是又举起了攘夷的旗帜呢?07-08
  • 豆友194947322
    不知作者是否有计划写当代中韩关系,个人对半岛去汉化的过程(包括日殖时期)及心态比较感兴趣。本书分为上下两编,第一编讲述朝鲜对清认识的演变,一部分内容与其博论重合,第二编为燕行使对清认识的变化过程,主要以北学派与清朝士人的交往为核心,是为本书的主要看点。作者将本书定位为“大明旗号”的姊妹篇,诚然,本书的内容基本是前书的具体化。收获:“小中华”思想发端于统一新罗时期,与佛教有关。箕子被认为是“教化之君”故而受到尊崇,关于檀君与箕子的塑造问题,核心还是现实需要,箕子崇拜始于高丽时期,包括箕子墓的发现,记得金日成平毁箕子墓时宣称是空坟,如此看来应是事实。中朝士人的交往,文化学术方面主要以中下级官吏为主,关于朝鲜人不与满人交往,感觉也是个好题目。近代以后,朴珪寿、金允植与清人交流则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03-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