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当代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不列颠学会会员。192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以德语、法语、英语为母语。先后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日内瓦大学等知名学府,教授比较文学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翻译理论等,提出了重要的“翻译四步骤”理论。
斯坦纳著作等身,主要作品包括《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马丁•海德格尔》《语言与沉默》等。2007年,斯坦纳获得阿方索•雷耶斯国际奖。

内容简介

《巴别塔之后》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治•斯坦纳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也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部力著,涵盖语言学、文学、哲学、艺术甚至科技及生物学领域,可谓语言学及翻译理论的一项总体研究。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当代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不列颠学会会员。192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以德语、法语、英语为母语。先后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日内瓦大学等知名学府,教授比较文学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翻译理论等,提出了重要的“翻译四步骤”理论。

斯坦纳著作等身,主要作品包括《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马丁•海德格尔》《语言与沉默》等。2007年,斯坦纳获得阿方索•雷耶斯国际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喜喜
    相比齐泽克或艾柯的大杂烩炫技式论述,斯坦纳这本论语言的巨著更深得我心。文本中涉及到的知识量实在庞杂,从卡巴拉写到乔姆斯基,从卡夫卡到博尔赫斯,从夸美纽斯到德里达...阅读下来好多地方都是一知半解,需要大量的额外阅读做补充,有机会再读一遍~12-03
  • 胡桑
    迟到的全译本,经典性自不待言,译文挺流畅。12-04
  • 都柏林的斯蒂芬
    入选法国《理想藏书》【文学批评】类(1996年的《理想藏书》中文版把书名译成了“巴比伦之后”),研究翻译理论的巨著,实实在在的博大精深。读得磕磕绊绊。10-19
  • Sven
    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属于极少数值得重读的那类学术书,与其说是翻译研究,不如说是文学批评和语言学研究,而且相比一些经典的文学批评著作,比如《镜与灯》《模仿论》《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这本书谈及的问题以及作者的观点更能在当代读者那里得到理解和共鸣。翻译和文学研究必备。12-04
  • མིག་དམར་དོན་གྲུ
    在语言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名下试图囊括人类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文化现象,或者说对语言可译性/不可译性的探讨中,斯坦纳几乎动用了人类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文化资源。每一个语词不是透明的,对于一个语词的理解要动用整个既定的语义场,而这也是为什么斯坦纳坚信彻底形式化的方式对于理解语言的本质几乎没有帮助,而此信念的背后则是他要为诗性的思想、语言的隐喻本质争取一块领地。最后的文字对凭借资本、权力与无知而泛滥的标准化与形式化表达了深深的忧虑,这种形式化(他举了成为世界语的英语的例子)带来的结果是语言失去了在时间的积累中形成的文化底蕴,它失去了厚重,变得野蛮化。01-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