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1908~1977),日本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后作为自由职业者专门从事著述活动。著有《竹内好全集》17卷、《鲁迅》、《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现代中国论》、《中国革命的思想》、《新编鲁迅杂记 》、《作为方法的亚细亚》,其著述对日本学术界发生过巨大影响。靳丛林(1952~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先后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部、神户大学文学部、大阪经济大学教养学部做访问学者,并在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等校兼职任教。现为吉林大学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著有《竹内好的鲁迅研究》,译著《伪满洲国文学》、《从“绝望”开始》、《东瀛文撷》、《鲁迅》(即出),编著《鲁迅死因之谜》等。

内容简介

鲁迅叫我们正视自己的腐肉,而且不允许我们有一点点逃避。鲁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我们,他执拗的阻碍着我们只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内心满足的人,或想出人头地的人最好不要读鲁迅。只有那些想和周围的人一起幸福并且为此而感知自己不幸的人,才可以以鲁迅为友,来研读鲁迅。世界在病态之中,我们自身不可能健康……

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1908~1977),日本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后作为自由职业者专门从事著述活动。著有《竹内好全集》17卷、《鲁迅》、《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现代中国论》、《中国革命的思想》、《新编鲁迅杂记 》、《作为方法的亚细亚》,其著述对日本学术界发生过巨大影响。

靳丛林(1952~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先后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部、神户大学文学部、大阪经济大学教养学部做访问学者,并在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等校兼职任教。现为吉林大学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著有《竹内好的鲁迅研究》,译著《伪满洲国文学》、《从“绝望”开始》、《东瀛...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一小片蓝
    竹内好在60多年前说,读鲁迅的迫切性在于,当整个日本都有病时,每个日本人就不可能是健康的。时隔半个多世纪,这话仍然适用,只不过主语换成了中国与中国人。当然事实上是,主语一直都没换。07-13
  • 小城鱼太郎
    有些地方非常感动。以前我老以为竹内好是以鲁迅或者中国现代文学为工具去琢磨怎么批判和超克日本/欧美的近代性,毕竟他自己也标榜一种类似于胡风的极其强调阅读主体的能动性的把握鲁迅的方式。可读这本可以发现他是以怎样细致虔诚的方式细读鲁迅,即使怀抱着想要解答切身问题、填补内心的不安和空虚的需要而读鲁,为了达到这样的程度也必须以尊重之心和细密考据到原初历史中找到真实的鲁迅。创造和还原就这样同等深入、不可分割地缠绕在一起。06-06
  • 江海一蓑翁
    本书可谓是日本学者竹内好关于鲁迅研究文章的大杂烩式合集。编者对于文章没有做任何甄选,以至于几百字的出版说明类的文字也收录在内。其中很多内容都是相当基本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和足够的学理基础,并且带有浓重的作者个人色彩,各篇之间内容也多有重复。比之李欧梵和汪晖的鲁迅论著,差距还是很明显的。08-03
  • 椒苗子
    感觉竹内好特别棒的一点在于,他看到了鲁迅没有写什么。他没有写他的祖父,没有写朱女士。在《知堂回忆录》里我感到了兄弟两人对家变的不同态度,没想到竹内好早已发现了。作者是以“切肤之痛”来研究鲁迅的,全书的关键词是“绝望”。还需要以后重读。01-31
  • Xinwei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Luxun04-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