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1924—2013),俄罗斯当代作家,苏联国家奖与俄罗斯总统奖得主,莫斯科作家协会与俄罗斯电影工作者协会成员,俄罗斯电影艺术学院院士。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苏联当代作家之一,其经典战争题材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内容简介

苏联经典文学作品全新译本
作家瓦西里耶夫100周年诞辰,学界重新定位其文学遗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瓦西里耶夫的小说首作,一经发表就在苏联掀起一阵热潮,不久后,由作者亲自参与编剧的同名电影上映,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故事讲述了一位男兵带领五位女兵阻击德军渗入苏联境内企图破坏铁路的整个过程。五位女兵先后牺牲,但是男主人公在绝境下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是简单地论述战争背后的是非曲直,也不是为了刻画战斗英雄的伟岸形象,呼唤人们在和平年代里热烈相爱、努力生活,才是它最深沉的主旨。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1924—2013),俄罗斯当代作家,苏联国家奖与俄罗斯总统奖得主,莫斯科作家协会与俄罗斯电影工作者协会成员,俄罗斯电影艺术学院院士。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苏联当代作家之一,其经典战争题材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China Blu
    看这本书的过程就像透过一个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男性视角滤镜看女性:她们的优点就是“付出母爱”和“对亡夫忠贞”;她们的魅力在于“叽叽喳喳的活力”和“雪白青春的胴体”;当一名女战士牺牲,她的男性战友注意到的是她染血的“紧绷而高耸的乳房”,哀叹的是“她本来可以生孩子,而她的孩子又能生孙子和重孙子,可现在这条线断了”。如此无知傲慢而自信,杨笠讲的真的没错。02-12
  • AL288-1
    作品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因战争并非浪漫化的想象。战争是死亡,阴影之下遍布毁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书中五位女兵,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她们美丽,她们温情,她们青春荡漾令人心动。这些性格迥异的姑娘相似地憧憬战后美好的生活,她们本该展开精彩或平淡的故事。这一切却都被无情地埋葬在黎明之前。诗情和美,温柔与善也逃不过毁灭。作者以此提醒读者: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英雄主义值得后人讴歌和学习,但战争带来的残酷毁灭更应被铭诸心腑。01-31
  • 自牧
    微观战争文学的杰作。在这场不分男女的革命与战争中,姑娘们无疑是一抹亮色,为这沉郁、漫长、痛苦的历程带来力量与希望,瓦斯科夫也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笨拙的同志之爱。05-22
  • 东湖的尾巴
    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写出战争时人的那种麻木又敏感的状态01-13
  • 当心马路骗子
    看过电影,记得电影里女孩们的过往生活和这场小小遭遇战是不断交替的,仿佛是美好和丑恶在互相博弈、死神和女神在争夺珍贵的生命。战争永远是平等的,或者严格来说,对普通人是平等的,不分性别,不分贵贱,不分前线后方,每个人都会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12-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