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美]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6.10—2005.4.5)
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艺术勋章,三次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用文学思考重要的问题,意图“在现代思想的废墟下重新发现世界的神奇”。
贝娄是文学大家,也是20世纪重要的知识分子。他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犹太移民家庭,少时就在俄语、法语、英语、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等多语种环境下长大,九岁时举家迁往美国。他于芝加哥大学攻读人类学,后转入西北大学。长期于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等学府执教。1998年,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拉维尔斯坦》是贝娄在84岁高龄,以挚友、著名思想家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作者)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小说。他借挚友之口,探讨生死、爱欲、高等教育、流行文化等,并对现代人发出诘问:当今社会,你用什么来满足自己的灵魂需求?
---译者简介---
张群,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和翻译的教学、研究工作。代表译作有亨利·米勒的《春梦之结》、马克·吐温的《神秘的外来者》、索尔·贝娄的《拉维尔斯坦》等。

内容简介

想要精神生活充实,就要找到你愿放纵一生去做的事!

.

◆索尔·贝娄生前最后一部小说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02

◆一位知识分子的哲性生活,一位老者的欲望盛宴

◆“活在这个时代,但不要成为它的奴隶”

◆但他的主题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的不幸命运和造成这种命运的种种性格, 只不过承担这些命运及性格的人正好是他熟悉的知识分子朋友罢了。——梁文道

◆这是对心灵生活的狂热庆祝,也是对感官生活的荣耀的沉思。——罗恩·罗森鲍姆(文学评论人)

◆阅读贝娄,就是找回被现代生活驱逐的本真。

---内容简介---

像拉维尔斯坦这样的人居然离开了人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

他通晓各个时代的人类思想,受到总统和知识分子的狂热追捧;

他拥有精英门徒无数,每一个年轻人都渴望受到他的半句指点;

他将智慧当做商品一样随意贩卖,用赚来的金钱收购稀有古董;

他恣情于不伦的爱欲,却比我们认识的任何人都活得诚恳真挚。

他已离世多年,人们却不断提起他的名字——拉维尔斯坦,拉维尔斯坦……

---媒体评论---

#贝娄以《拉维尔斯坦》重新占据了山峰之颠的王位。——《名利场》

#但他的主题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的不幸命运和造成这种命运的种种性格,只不过承担这些命运及性格的人正好是他熟悉的知识分子朋友罢了。——梁文道

#这是对心灵生活的狂热庆祝,也是对感官生活的荣耀的沉思。——罗恩·罗森鲍姆(文学评论人)

#贝娄的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诺奖授奖词

#自从二十年代四十世纪初以来,他一次又一次地提高了小说的形式。——詹姆斯·伍德

#与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不相上下。——菲利普·罗斯(普利策奖得主)


[美]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6.10—2005.4.5)

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艺术勋章,三次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用文学思考重要的问题,意图“在现代思想的废墟下重新发现世界的神奇”。

贝娄是文学大家,也是20世纪重要的知识分子。他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犹太移民家庭,少时就在俄语、法语、英语、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等多语种环境下长大,九岁时举家迁往美国。他于芝加哥大学攻读人类学,后转入西北大学。长期于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等学府执教。1998年,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拉维尔斯坦》是贝娄在84岁高龄,以挚友、著名思想家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作者)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小说。他借挚友之口,探讨生死、爱欲、高等教育、流行文化等,并对现代人发出诘问:当今社会,你用什么来满足自己的灵魂需求?

---译...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绝对阿尔法
    拉维尔斯坦,一个在宗教里隐藏了自身,而又在政治名人里如鱼得水的人,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政治与宗教的调和,直至“将死”才开始谈论的问题,对之前视而不见的问题重新捡起的思考…“像拉维尔斯坦这样的人,居然离开了人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这里,或许也带了贝娄的一些遗憾吧,是拉威尔斯坦,也是未能完全记录描述的自己05-17
  • 石橋雪舟
    《洪堡的礼物》《赫索格》里吸引我的某种特质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耗损不少,之后三部中篇可读但看不出贝娄的功力,再到这里竟觉得无趣;更感兴趣的是贝娄写男性知识分子在险象环生的现代世界的一次狼狈冒险,穿越纽约、前往芝加哥、远到铁幕之后,那些他嗤之以鼻的事务(反文化、嬉皮士、平权)至少在视野内作为张力拉扯着,人文主义的内核(诺奖获奖演说中所谓“艺术试图...找到本质的东西”,我猜大概就是男性沙文主义)得以扩大,刻板陈旧的见解(出于叙事的需要,或曰“文本内在牵引力”)得以与其反面相遇因而变得可忍受;但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与这部,任何“狼狈的冒险”被涵盖在男性共同体之内(“我”与舅舅、“我”与拉维尔斯坦),“逃避-回归”的轨迹被静止的点替代。于是贝娄也就写不出什么有趣的东西了;五年后贝娄去世了。03-28
  • southdeepglass
    读贝娄的速度快了许多(自然接受了他发散的文风没有在挣扎问为什么这么写)因为写的是行将就木濒临死亡的故事,感觉讽刺挖苦都少了很多,多了点对死亡的恐惧。主人公包括一众出现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有精神高尚的追求,一方面又有世俗的快乐,自由且真实。03-10
  • 蟹行
    很难不读索尔贝娄,因为他离我们太近07-11
  • Consequence
    我可以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但我也可以把洗不干净的咖啡洒在衣服和领带上,毕竟人这一世活的就是个欲望。06-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