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亚历克·麦吉利斯(Alec MacGillis)
美国知名作家、记者。曾任职于《华盛顿邮报》《巴尔的摩太阳报》《新共和》,作品常见于《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现为知名新闻调查网站ProPublica资深记者。
麦吉利斯被誉为“美国最优秀的记者之一”,曾入围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并获得罗宾·托纳奖最佳政治报导(Toner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Political Reporting)、乔治·波尔克新闻奖(George Polk Award)等重要奖项。
·
曾楚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毕业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国际战略评论》编辑。已出版译作《剧变》。

内容简介

“美国自毁文学中不可错过的作品。”(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

十余年追踪!「全美最优秀记者」挑战「全球互联网巨头」

> 贝索斯的巨富从何而来?

> 科技和资本的共谋如何加速不平等?

> 互联网巨头如何吸干一个国家的血液?

认识亚马逊,就等于认识美国,认识资本垄断、官商勾结、房价暴涨、城乡差异、就业困境、新闻之死。

·

☆ 罗宾·托纳政治报导奖 × 乔治·波尔克新闻奖 双奖记者 重磅非虚构

始于2008经济大衰退,终于2020瘟疫大流行

双线剖析亚马逊崛起和美国分裂,展现科技加速的社会如多米诺骨牌倒下

☆ 关乎所有人的警世之作,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我们陷入一无所有的生活

> 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

> 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和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

☆ 全景俯瞰互联网产业上下游,一《履单》展现资本如何侵入你我的日常

> 实体经济持续衰退 > 中小型零售商倒闭 > 本地经济活力丧失 > 附近的消失

亚马逊是我们选择围绕在其周围的篝火,麦吉利斯的书广泛审视了篝火如何燎起一场风暴,而受到这种吞噬文化的温暖光芒吸引的工人、消费者和社区,悉数焚毁在其灰烬之中。——《匹兹堡邮报》

☆ 非虚构写法 & 社会学视角 & 数据剖析,揭示科技寡头阴影下的众生相

就像HBO连续剧《火线》一样,它展示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如何影响个人的故事。只有纯熟的记者才能将数据和轶事如此高效地编织在一起。——《洛杉矶时报》

————

短短二十余年间,亚马逊崛起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美国第二大私营雇主,其负责仓储和运输的“履单中心”散布全世界,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长达十年的调查中,美国资深记者亚历克·麦吉利斯见证了这家曾代表技术进步的公司,如何发展成架空国家的资本巨兽。它带来“一键下单”的便利,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实体经济持续衰退,传统社区纷纷凋敝;在垄断的挤压下,中小型零售商苟延残喘;劳工被困在高压的效率系统中,失去作为劳动者的尊严。

以亚马逊为透镜,亚历克·麦吉利斯捕捉了科技寡头阴影下的众生相,展现了一个在地理与阶层上被资本分裂的美国。通过全景的俯瞰视角,《履单》也展现电商行业的上下游,从产业工人到普通买家,无一不陷入监控资本主义的奴役陷阱——

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却陷入一无所有的生活;我们一键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数码产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却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以及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

————

麦吉利斯是美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他总是独树一帜,寻访他人避之不及的故事和真相。《履单》描绘了亚马逊带来的毁灭性图景,也为经济与社会不平等的宏大叙事赋予了人性化的声音。《履单》是美国自毁文学中不可错过的作品。——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履单》扎实而广泛地考察了美国的经济鸿沟,它不仅仅关乎零售,也关乎房地产,关乎游说、数据中心和中央情报局。就像HBO连续剧《火线》一样,它展示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如何影响个人的故事。只有纯熟的记者才能将数据和轶事如此高效地编织在一起。——《洛杉矶时报》

麦吉利斯巧妙地揭示了亚马逊对美国的强大控制力,以深刻的人性化笔触描绘了受亚马逊影响的社区,展示了一幅摇摇欲坠的当代美国图景。——《纽约时报书评》

《履单》由记者操刀,以个人故事为切入点,在麦吉利斯看来,相互交织的不平等是现代美国经济的决定性特征。而亚马逊既是这个故事的关键动力,也是其恶果的典型案例。——《雅各宾》

麦吉利斯在《履单》中的重要贡献,在于指出了分歧的关键所在:赢家通吃型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专业管理精英与其他所有人走向了对立。如果你对经济民粹主义背后的驱动力感兴趣,这是一本必读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在这一历史时刻,《履单》的价值毋庸置疑。麦吉利斯的丰富报道极具启发性,它不仅描述了一家公司,更描述了它所帮助重塑的国家。《履单》带给读者一种感觉,大流行只不过终结了这个故事的一个章节,另一章节旋即开启。——《金融时报》

麦吉利斯所做的工作与众不同。亚马逊既是现实的成因,也是隐喻。它是地区不平等背后的实际引擎,这种不平等使不同地区间“彼此无法理解”,阻碍了美国的团结意识。它令一些美国人欣欣向荣,而另一些人岌岌可危。麦吉利斯认为,一键式的满足感令我们抓不住重心、看不清大局,而只有保持耐心、设身处地,才能辨别出更大的图景。——《纽约时报》

透过司机、送货员、分拣员、瓦楞纸板制造商、政客、说客、活动家、艺术家等人的眼睛,记录了亚马逊王国的生活。认识亚马逊就等于认识贸易政策、去工业化、工会的崩溃、反垄断执法的消亡、报纸的死亡、竞选财务法、游说史、房产价格、地区不平等和税收政策。——《美国展望》杂志

《履单》是最优秀的新闻报道:强而有力地全面描述了美国人民和地区间日渐严重的不平等现象。麦吉利斯利用宏观的经济学与自己的精彩报道,讲述了亚马逊的飞速崛起、从中获利的经济和政治精英,以及常常承担其代价的普通公民的动人故事。——雅各布·哈克,耶鲁大学教授

在麦吉利斯的新书中,亚马逊无处不在,其规模好比荷马史诗《奥德赛》。书中的故事既具感性又具分析——他探访了受亚马逊影响的人物和行业,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个帝国正不可挽回地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生活。如此平常,以至于很难发现,而麦吉利斯令我们得以窥见其中的真相。——《波士顿环球报》

缜密到难以置信,综合城市史、报告文学、心理侧写,以及对受影响的人与地方的研究。麦吉利斯生动描绘了经济形势,呈献了一部大大小小的悲剧汇编。——《旧金山纪事报》

这是一部美国经济史,零距离描绘了生活和工作在亚马逊阴影下的人,他们的故事广泛而深远。麦吉利斯通过诸多细节,揭示了亚马逊是如何有条不紊地确立地位的。——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亚马逊是我们选择围绕在其周围的篝火,而麦吉利斯的书广泛审视了篝火如何燎起一场风暴,而受到这种吞噬文化的温暖光芒吸引的工人、消费者和社区,悉数焚毁在其灰烬之中。麦吉利斯邀请我们认真思考,在大流行期间大发其财之际,亚马逊究竟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履单》启示相当清醒:“这家公司和它所在国家的命运完全背离。”——《匹兹堡邮报》

一次亚马逊合众国地面巡礼。《履单》中的个人故事让人不寒而栗,同时还讲述了一个受蛊惑的政治体系的故事,它相信凡是对亚马逊有利,对美国也有利。——《华盛顿邮报》

一次包罗万象、印象深刻的旅程,这个国家的公民生活与一家公司交织在一起。麦吉利斯是最早开始记录社会经济剧变的记者之一,这种剧变帮助乡村锈带由蓝转红。当富有的公司及其高级雇员在屈指可数的富裕沿海城市定居时,美国其他地区的机会则被尽数榨干。——《大西洋月刊》

麦吉利斯干练地记录了亚马逊的快速扩张如何从方方面面给社会带去严重创伤……他的镜头足够宽广,足以捕捉到整个国家的图景,其中许多人的生活水平日渐下降,大片地区被彻底遗忘。——《华尔街日报》

这《履单》揭露了一个长久分裂的国家,以及一家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将公共政策的失败转变为私人权力的公司。《履单》的每一章都如此动人,故事的细节时而令人折服。如乔治·奥威尔的《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或迈克尔·哈灵顿的《另一个美国》,《履单》向较宽裕的人展示了贫穷者的困境。——《新共和》

一份以人物为导向的调查报告,剖析了亚马逊对美国经济和劳工市场的影响。这项令人信服的广泛研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出版人周刊》


亚历克·麦吉利斯(Alec MacGillis)

美国知名作家、记者。曾任职于《华盛顿邮报》《巴尔的摩太阳报》《新共和》,作品常见于《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现为知名新闻调查网站ProPublica资深记者。

麦吉利斯被誉为“美国最优秀的记者之一”,曾入围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并获得罗宾·托纳奖最佳政治报导(Toner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Political Reporting)、乔治·波尔克新闻奖(George Polk Award)等重要奖项。

·

曾楚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毕业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国际战略评论》编辑。已出版译作《剧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umudancing
    把“西雅图”换成“杭州”“深圳”、把“亚马逊”换成“阿里巴巴”“腾讯”,把“优步”换成“滴滴”………配合纪录片《美国工厂》服用,全球同此凉热。富人愈富,穷人愈穷,买不起房子又失业的人们都去开网约车。07-09
  • bookbug
    读《履单》的感受很像又重看了三年前的电影《无依之地》,而且每一章都像一次重温和回溯。其实贝佐斯完全没必要担忧或敌视本书大卫挑战歌利亚一般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本质上它不是揭黑或扒粪,不是像前辈作家厄普顿·辛克莱一样用《屠场》改变美国食品安全史,顶多是像后者晚年用《福特美国》揭示流水线的危险、冷酷与无情。而且《履单》的笔调极其隐忍,书中无数个微尘众的小人物背后,折射的恰恰是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人二十年来的孤独和“伟大”:横扫宇内,气吞八荒,上绑架政客,中制定规则,下垄断渠道,无所不能的资本洪流过境,留给产业工人和普通民众的是一无所有的无依之地。最让人唏嘘的,还不是仓储中心落户提供上万就业机会所隐藏的地方财政税收的大量流失,而是亚马逊将时薪降至之前一半,回到上世纪的水平,依然有太多产业工人趋之若鹜。06-27
  • oneway1621
    记得有一本书里面说过这样的观点,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让人更安全更富足了,但不一定更快乐。03-13
  • 长安
    和《我在北京送快递》放在一起对比观看会很有趣,同样从快递员的故事说起,完全不同的中美叙事。作者的野心很大,通过小人物和大城市交织的发展史,巨细无遗地讲述与”亚马逊”这家巨头整条供应链所牵涉到的人、工种、地域的所有故事。太详细了,把亚马逊折射的美国社会现状的发展剖出毛细血管给我们看。因此不像纪实文学有主角清晰的故事线,很容易迷失在海量的人物、细节、地名之中。如果中国也有人敢这样写淘宝就好了。07-06
  • 田子Amon
    美国的法律和工会那么健全,剥削还如此严重,那法律和工会失效的地方岂不是,哎!08-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