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章可,浙江杭州人,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2009年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博士学位,曾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史学理论等。

内容简介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采取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人文主义”这个概念在近现代中国逐步生成的历史。《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并不是从学界已有的“人文主义”定义出发,追溯这个观念的发生和演变,而是以概念的词汇形式为主要关注点,力图回到近代中国的原初历史语境,探索晚清以来对“humanism”这一西方概念的翻译过程和多重理解。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将“人文主义”的涵义分为“史学概念”和“哲学概念”两种,前者意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后者则表示与“人”有关的普遍的思想观念。作为史学概念的“人文主义/humanism”与中国西方史学中对“文艺复兴”的叙述密切相关,它本身生产的历史能体现汉语西史叙述的建构性。而作为哲学概念的“humanism”最初被译为“人道主义”。到了民国初年,“人道主义”的涵义逐渐转向“humanitarianism”。后来的学者创制出新的“人文主义”概念,正是基于对“人道主义”的批判,而这一新概念也很快与学者对中国传统的再诠释结合起来。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aid
    国内概念史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在一个“个人”缺失的政治文化下,读一读百年前中国人对“人道”“人文”的思考,或许发现,蓦然回首,在肯定人的价值这条道上,我们并未往前走多少。05-27
  • 哭之笑之
    崇拜了!观念史偏思想概念史偏词汇09-01
  • fanneyfly
    “概念史”研究的视角值得学习。第一章读罢,只能感叹一切“概念”都是“挖了填不了的坑”。10-22
  • 一灯续日月
    作者的综述与方法论部分写的极佳,辨析精微。然而具体操作还有问题。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作者称为史学的人文主义与哲学的人文主义。具体而言,前者是指与文艺复兴联系在一起的人文主义,后者则为作为思想的人文主义。然而,上篇有概念史没人文主义,下篇有人文主义没概念史。就上篇而言,作者几乎集中于对文艺复兴概念的讨论,对人文主义着墨颇少。对文艺复兴概念在中国的演变分析极佳,尤其是从古学复兴到文艺复兴那段。然而,在这里面有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实际上是两个均有多种翻译的概念,前者如古学复兴、文艺复兴等,后者如人道派、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为什么最后偏偏是“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结合在一起,作者没有很好的说明。下半部分集中于人道主义,多是思想史老生常谈。学衡部分有新意,但不是概念史05-22
  • aquoibonist
    这本书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中国“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展开,是个很有意思的题目。粗翻了一下,感觉作者的史料钩沉比较细致,论述框架也挺清楚。结论部分提出的现代中国学人为什么要选择“人文主义”来梳理和定义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特别是儒家)的命题,我觉得值得进一步展开和讨论。对于有兴趣从中西比较视野下来关照现代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者和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专著吧。06-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