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斯凯拉·蒂比茨麻省理工学院自组装实验室创建人和联合负责人、建筑系设计研究副教授,新材料革命引领者,4D打印技术开创者。设计和制作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展出,包括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费城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已出版书籍《活性物质》《自组装实验室》等。

内容简介

材料只能作为被动的构件而为人摆布吗?它会不会变成“活的”,可以感知环境、适应环境,并自我组装到一起?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想预知材料领域的下一场重大变革,《新材料革命》是一本必读书。

麻省理工学院自组装实验室的创始人斯凯拉·蒂比茨,在《新材料革命》中展示了材料领域新颖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表明了材料令人惊讶但仍未被开发的能力;利用看似使熵逆转的方法创造简单的材料“机器人”,通过编程使日常物体或环境“活”起来;挑战传统事物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分解的观念,认为物体可以随着时间变得更好;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可以对材料进行编程,使其变得更活跃、更具适应性,并自我进化。

斯凯拉·蒂比茨

麻省理工学院自组装实验室创建人和联合负责人、建筑系设计研究副教授,新材料革命引领者,4D打印技术开创者。设计和制作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展出,包括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费城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等。

已出版书籍《活性物质》《自组装实验室》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Icarus
    为了打破舒适区而做出的一些匪夷所思的阅读尝试。本来听科学家画饼还是很有趣的,前几章看得饶有兴致满心期待:活性材料、自适应性、材料智能化,这些哪怕是趋势或构想,好歹是有一些依据、方向和思路的。后面几章画风就开始向“为了申报课题申请研究经费而绞尽脑汁做出的PPT”转变。从“自下而上的设计”开始,东方人熟悉的配方:顺势疗法,换汤不换药地被包装成了最新最前沿的材料设计理念。作者论证自己论点的论据包括:Patagonia 的旧衣修补业务、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的材料音乐和偶然音乐。看到这里我脑子里真是一排问号。我只能善意地将之理解为科学家特有的天真吧!总之最后几章就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观念激进而现实中取得的进展几乎为零。前几章被激发的好奇心和乐观精神,读完已被彻底摧毁。怎么讲?也算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了。01-15
  • 大脸
    编程是创建一组可执行的指令,嵌入材料后可自主逻辑判断,感知环境并做出反应。听上去有些抽象,实际是,制作船体接缝或威士忌酒桶时,利用木材的内在性能和环境湿度,制造出了更紧密、更坚固的接缝;金工技工利用金属随温度变化而膨胀收缩的性能,制作精确而牢固的接头;纺织品制造商利用温度和湿度,控制衣服大小,生产出能够实现自我调整的衣物。作者还给出了熵减的理解,自然界是一个寻求平衡的系统,物体或系统都会趋于低能量位置,误区是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量环境变化预案,再根据规则应对,是违背规律的,要仿照自然界的系统,大体简洁、略有冗余,在低能量位置有序,对待变化是自下而上的,先有变化后应对,逐步将外部变化内生化,这交互往不易被察觉,自带适应性的组织,具备低复杂性、高稳定性,可长期持久,这才是未来更原始的智能材料12-26
  • 骑羊的兔哥
    大失所望,以至于看不下去。暂时弃书。11-29
  • 经地计史
    看完了,核心观点非常清楚:让材料有活性。材料可以适应环境,并根据环境变化做出改变。比如,4D打印是一种通过水分活性来感知和转化以生产多材料结构的方法。再比如,可以感知并响应水分和ph变化的针织套筒。根据温度自我调整以适应人体身形的针织衣。作者强调材料可能会取代电子计算机和机械机器人等传统角色,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更有可能的是传统形式的电子计算机、机器人和活性材料的紧密结合、相互合作。作者谈到从无序到有序的三要素:能量、几何形状和相互作用力,也很受启发。比如,东北现象和路径依赖问题,就要处理好这三者。另外,作者强调自下而上进行设计和制造,也不错。可与《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结合看,效果更好。作者向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学习吸收了很多。08-09
  • 幻影交叠
    比较好奇成为实际产品和大众见面会是什么情况。08-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