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原创性、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科隆,本科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并成为该校法学院的政治科学教授。为逃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他携妻子移民美国,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沃格林的主要学术生涯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度过的,一生出版过许多专著和一百多篇论文。《沃格林全集》(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共34卷,编辑收录了他的大部分主要著述,包括八卷本《政治观念史稿》和五卷本《秩序与历史》。

内容简介

《希特勒与德国人》是《沃格林全集》第31卷,是沃格林“希特勒与德国人”系列讲座的讲稿。

沃格林于1964年在慕尼黑大学举办了影响深远的“希特勒与德国人”系列讲座,这是当时慕尼黑大学人文学院最引人注目的课程,虽然这个系列讲座宣称只是政治学的一门导论课,但是仍然引起人们极大的期待,甚至在讲座举办之前就已经被出版商纳入成书出版计划。沃格林的这个系列讲座不是要研究希特勒,不是要研究纳粹那段历史,也不是要研究国家社会主义,他研究的是像希特勒这样的人如何能够在德国获得统治权。客观的史实描述和出于义愤的道德评判,对于这个任务而言显然无能为力。

《希特勒与德国人》深刻阐释了纳粹时期和后纳粹时期个体德国人与希特勒政权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当时(1960年代)的德国精神生活乃至政治文化中的精神层面作出了最详尽、最直言不讳的分析,思想境界极高而又语言平易,充分展现了其名师巨匠的风采。《希特勒与德国人》代表了沃格林古典政治哲学研究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沃格林在德国作为学术教授工作的最高成就。


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原创性、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科隆,本科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并成为该校法学院的政治科学教授。为逃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他携妻子移民美国,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沃格林的主要学术生涯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度过的,一生出版过许多专著和一百多篇论文。《沃格林全集》(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共34卷,编辑收录了他的大部分主要著述,包括八卷本《政治观念史稿》和五卷本《秩序与历史》。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胡桑
    希特勒的逻辑:用民族性代替教会性,用人种学代替神学,用生理和社会差异代替精神的差异。01-25
  • 劈头士》睁木
    已购。挖得好深,不是从希特勒的个人特性来挖,而是从当时德国人民的群体特性来挖掘,丧失了人性,即丧失了神性。。。08-05
  • 本意是好的
    p.303-307,罗素悖论怎么翻译成卢梭悖论了……不过不得不说一句,将罗素和拉姆齐对于罗素悖论的解决看作是对于第二现实的问题的解决的想法是挺新奇的。(逻辑数学仅仅是在客观领域的符号系统,如果它出了问题,应该是思想,语义出了问题,其可以被经验地解决)读的第一本Voegelin的书,还是非常震撼的,可惜顶天了就只有五颗星,尤其是他关于第一现实和第二现实之间的区分以及第二现实的世界观对于第一现实的面向存在的敞开的替代。分析极权主义现象和腐柯,a姨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思路,一种灵性分析的思路,这几种对于极权主义的分析可能都只是这个现象的不同侧面描写。顺带一提,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做沃格林的国师会去歌颂手泽车以及他的时代,你们不觉得沃格林所说的这种充沛的智力+活在第二现实的狂热在xx身上更明显吗?10-07
  • 柒陆伍肆叁贰壹
    一直以来我对希特勒杀犹太人都弄不明白,那么大规模的屠杀到底是为了什么12-26
  • yao11
    看来德国人也不敢轻易议论自己的政治。08-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