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德国最伟大哲学家之一。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的德国古典哲学运动巅峰,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
1770年8月27日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一个官吏家庭。
1780年起就读于该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
1793年─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1800年在法兰克福一个贵族家庭里担任家庭教师。
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
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
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818年后任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并于1829年当选柏林大学校长,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
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本书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中的第一部分“逻辑学”,即通称的“小逻辑”。黑格尔编著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逻辑学(上卷)》共分“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编,前两编合称客观逻辑,分别出版于1812年和1813年,第三编称主观逻辑,出版于1816年。全书三编出版后,黑格尔又着手修订,仅完成了第一编“有论”部分。
黑格尔著作共有三种全集本,即米希勒本,格罗克纳本和拉松本。中译本依拉松本的编例,以“有论”为上卷,“本质论”和“概念论”为下卷。译文亦以拉松本为主要依据,并参考了格罗克纳本。译者撰有长篇后记,附刊于下卷。

内容简介

黑格尔(1770—1831),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的《逻辑学》,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即通称的《小逻辑》。《逻辑学》分为“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编。前两编合称为“客观逻辑”,第三编称为“主观逻辑”。这三个部分在黑格尔哲学中,通过他著名的辩证法而构成了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体现了黑格尔认为逻辑学应当展开思维的客观结构和客观真理的思想。《逻辑学》是黑格尔最重要的代表作,影响了后世数种哲学潮流,例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主义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村夫
    数年前买的,读个十几页就得停下了。直至今日才能通读下来。这是黑格尔最最重要的著作,就是黑格尔哲学,令人叹为观止。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遥相呼应。因此事先阅读《形而上学》及有必要。与康德路数不同,这本书是针对形而上学的内容进行批判。其中屡次提到巴门尼德,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康德,尤其重要。黑格尔自己甚至说,客观逻辑部分对应的就是康德的先验逻辑。由尺度过渡到本质也真是令人跪了。 无怪乎小逻辑里要删那么多···· (另外:花那么大篇幅研究微积分我也是醉了·····)08-09
  • יוֹחָנָן
    真的是排在了最难读的书之首,这个世界怎么会存在过像黑格尔这样聪明的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再也没有这么伟大的逻辑体系。很难用一段的话概括黑格尔如此伟大的思想,只能不断阅读这本书。08-29
  • 豆友156181590
    开天辟地黑格尔。从“量的比率”往后,基本读不懂了。质的部分收获很大,量的前半期也是。 给我一种存在在存在本身展开的过程,或者说,精神的胚胎学。虽然恩格斯说的是精神现象学。记录一个与书无关的设想,在波粒二象性的观测实验中的不确定性,极有可能是意识展开的形式,即观测者的普通天资导致的。 首先,观测对象是微观态;再次,观测工具是微观态;然而,观测意识还是中观意识,或者说是形式逻辑。中观看微观,当然不能理解,不确定,就像形式逻辑看辩证逻辑一样的奇怪。黑格尔在书中对存在三个部分的析理,就是这种微观意识的表现,当意识这一part也进入微观,也许才能准确观测。05-15
  • 波西米
    艰难的阅读,每天4.5小时最多读20页。艰难到随时都可能被迫放弃。但同时,也是美好的阅读,因为都是干货呀,我这眼界噌噌放远呐。这种阅读经验前所未有。其中还是有60页涉及微积分的内容没有阅读,并不影响对整本书内涵的掌握,但确实是一个遗憾,领略一个哲学家在数学领域挥洒展现其数学的哲学智慧,就像登上珠峰去领略眼前的风光。04-23
  • 赵不走
    语言实在太晦涩了……一句话弄明白得读好几遍01-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