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空间”的美术史》(2018)、《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2019)等。
编者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考古学,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逝者的面具》等,合著有《山东佛教史迹》《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庵上坊》等。

内容简介

古墓里留待灵魂的空座位,壁画中央缺席的主人,棺椁上虚拟的窗棂与覆盖的帛画……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悉心解读中国古代视觉文化与礼仪传统。祭祀场合中的空位代表着供奉的对象,也意味着供奉者精神集中的焦点。有形的座位,隐喻着无形的主体。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卷收录巫先生1999—2003年的15篇论文与讲稿,从战国时代的城市形制到明清皇城的钟鼓楼,从敦煌石窟到《女史箴图》,探究艺术品的物质性与历史性,领略中国古代美术的“无形之神”。

“巫鸿美术史文集”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余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轨迹,打破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传统范式,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对中国古代礼仪艺术的内涵、定义及沿革做了界定,把历史研究的重点还原到古代美术作品的原始功能、意义和环境上去;同时引进多种现代美术史中的分析观念,从“空间性”、“时间性”、“物质性”等多个角度讨论中国古代墓葬、建筑、绘画和器物的基本特质。

继《传统革新》《超越大限》与《陈规再造》之后,《无形之神》为文集的第四卷,收录作者1999年至2003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一方面继续关注方法论,如《汉画读法》解读武梁祠画像的思想和语言系统,《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探讨城市物质形式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无形之神》《说“拓片”》《时间的纪念碑》等一系列论文,选择了道教对老子的表现、碑刻拓片、钟鼓楼等精巧的切入点,深化阐释古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物质性、历史性、时空观,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兼具学术思辨和可读性。

“巫鸿美术史文集”下一步即将推出卷五《残碑何在》与卷六《思考尺度》,敬请关注。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萧隐
    找回了当初看《废墟的故事》的感觉。从《无形之神》开始,巫鸿的视角就不再仅限于墓葬中的礼仪美术了,他尝试从人类学角度挖掘物件背后所蕴藏的语汇,通过还原它的原境来还再现当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与风俗风貌。其实巫鸿的目标从未改变,但哲学为他带来的不止是别样的视角,还有灵光(气韵);只不过在玩转概念这方面还略显稚嫩吧,大抵都是从前人提出的观点出发进行发散延伸,缺少自己的结论。12-26
  • mifen
    因为刚在大英博物馆看过《女史箴图》,对这一部分的取证分析方法最感兴趣,从构图、对立体空间的表现兴趣“定为产生于400至480年之间的一幅原作,很可能是5世纪下半叶早期的作品”,这和馆员认为的是第8世纪唐人摹的顾恺之原作差别很大,思路很有意思。第一篇关于拓片本身的物质性和历史性,作为媒介和记录过程中带出的材料,拓片本身一般是被忽略的,但是作为时间的见证和碑本身同样重要甚至有时更重要。12-20
  • 39_lilian
    没有读到比较感兴趣的主题,而且一些内容跟其他的作品有重合了。10-30
  • 铜绿的绿
    每一张拓片的损坏即是石碑的再一次毁灭,说法浪漫,仍有可延伸处。02-14
  • [已注销]
    看了几篇,标题作比较有意思,有些观点有新材料可以修正。07-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