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格兰特是美国著名中世纪科学史家,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1973-1979和1987-1990任系主任,专长中世纪科学、自然哲学、科学与宗教,1983年被任命为著名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1992年的科学史最高奖萨顿奖。

内容简介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泽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格兰特是美国著名中世纪科学史家,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1973-1979和1987-1990任系主任,专长中世纪科学、自然哲学、科学与宗教,1983年被任命为著名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1992年的科学史最高奖萨顿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太空人
    中世纪并不黑暗,而是霞光万丈的黎明。各种翻译运动将大量被时光掩盖的知识带回欧洲人面前。构成了今日科学的基础。 07-25
  • 阅微草堂
    历史中的革命还是连续,相对还是绝对,偶然还是必然,作者更多的受科恩的影响,更多的强调了欧洲自我的发展,而不是一种全局观,所以,感觉索然无味,得到的东西比较少,属于特别无趣的东西。但是他提出了关键问题就是在中世纪自然科学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翻译,神学家,自然哲学家的前提,但是我要说是政治经济学设置的背景下06-10
  • 佐为
    十二三世纪的学术翻译,中世纪的大学制度及其以旧七艺和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相结合的教育培养的神学家-自然哲学家群体是中世纪为近代科学提供的背景前提,相比伊斯兰教的自然哲学,基督教对异教资源吸收利用的传统(传播上的缓慢)以及并未严格禁锢自然哲学的态度使得即便精确科学上伊斯兰开始强于拉丁西方,也并没产生近代科学。相比拜占庭帝国,西方的教会-国家二元结构客观上为自然哲学的自由探索留出一定地盘。疑问文献、早已思考过的问题及亚里士多德主义庞杂的包容性和调和性质也是中世纪自然哲学的特征。强调了连续性也没模糊近代科学与中世纪自然哲学的区别。四五六章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学术的继承、接受和利用说得很明白。07-14
  • 祭天金人
    最大的亮点是关于伊斯兰世界和拜占庭为什么自然哲学最终停滞不前、没有产生科学革命的讨论。06-02
  • Praetoria
    重要的争论都清楚地重述了一遍,如果有些插画就更好了。05-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