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学家,浙江省余杭吴山镇(今属仓前镇)人。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学习,1916~1923年公费保送美国留学深造,1918年6月,获美国波仑市立德学院学士学位,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获硕士学位,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作教授兼系主任。主编《清华学报》,同时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人口学会会员。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
陈达长期从事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注重实际调查,是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著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中国劳工问题》、《人口问题》、《华南侨乡》(英文版)、《现代中国人口问题》(英文版)等
1952年后,先后在中央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劳动部劳动干部学校任教授。1975年1月16日逝世。

内容简介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为社会学家陈达于1934年进行闽粤社区的社会和经济考察后形成的一份研究报告。全书共分为两编:第一编讲传统的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分环境及社会变迁两章;第二编讲移民的影响,分为生计、衣、食、住、家庭与婚姻、社会觉悟、教育等七章。全书讲求调查的细致与全面,以及解读的深入与系统,为民国社会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个典型范本。


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学家,浙江省余杭吴山镇(今属仓前镇)人。1912~1916年在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学习,1916~1923年公费保送美国留学深造,1918年6月,获美国波仑市立德学院学士学位,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获硕士学位,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长期执教于清华学校。1929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后,负责创办社会学系并作教授兼系主任。主编《清华学报》,同时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人口学会会员。抗日战争时期随清华南迁昆明,兼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

陈达长期从事人口问题和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注重实际调查,是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著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中国劳工问题》、《人口问题》、《华南侨乡》(英文版)、《现代中...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anki
    南安、晋江、安海、同安、安溪、厦门、梅州、揭阳、汕头、琼海,那么多的南洋人,那么多的少年郎,真是拳拳报国心,殷殷赤子心情。05-22
  • 安妮塔
    来自一个研究样本的后代:快看完书时从奶奶那里知道,太太爷就是当年下南洋并在当地娶妻生子的少年中的一个。看书过程中,算是把书中的闽粤地区观察了一遍。起初选这本书是因为去厦门出差;碰上假期,顺路把厦门漳州潮州走了遍;在泉州过年时看完了书。最精彩的是观念和习俗部分,数据详实又克制。读这本书的过程,逐渐从好奇民俗,到了追问「我为什么是今天的我,童年环境里影响我的观念是什么,长辈的观念来自哪里,为什么有那些共性」。丝丝入扣地得到了解答。另外,研究里讨论的新式观念对 1938 年传统的影响,对比 80 年后还存在的(就泉州地区而言吧),加上现在这一代青年(在家和出外的)对延续传统的想法,简直是跨越时空的对话了。太精彩,敬意献给战火中出书的这位清华教授。02-20
  • 了无痕
    棒,不论是收获还是对自己的论文帮助都很大,分享一个从《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 二编 华侨卷》上扒下来的版本,很清晰。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SgzqonsHcJ6q4MR4cDK7Q 密码: vk9504-23
  • 妙哉斫轮手
    严谨的社会考察,非通俗读本。浏览ED04-20
  • 也咯
    这才像研究型的书。字里行间都透着客观的气息。03-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