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探宙:山东烟台人。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同时也关注方言中的语法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继承汉语语法研究传统,特别是结构主义句法分析方法,注重当代句法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合理应用。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当代语言学》《语言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代表作《汉语同位同指组合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王冕死了父亲”这个句子,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被当作一个难题热烈讨论,因为它的主语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它的宾语也不是及物动词带出来的,这就多方面地挑战了人们对汉语主动宾关系的认识,成为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一个“悬案”。《说“王冕死了父亲”句》分“上篇:分析法”和“下篇:综合法”两大版块,系统地梳理了汉语语法学者在“复杂化”和“简单化”两个方向上的努力和成果。上篇集中讨论了基于动词和移位的“分析”法,详细介绍了生成语法对相关语法现象的研究,包括“领有格提升说”“抽象动词说”“增元结构说”“双动词说”等多套方案。下篇集中讨论了基于句式和移情的“综合”法,其语言学背景是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的思想和“概念整合”理论。关注句式,就是关注整体。相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这种研究思路的核心理念。因此,“综合”法的研究方案都是力求在解释上做到简洁性、总括性和一致性的完美结合。《说“王冕死了父亲”句》虽然讨论的主题只集中在这一个句子上,但却回顾和评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位名家、多种学派、多种角度的相关研究,折射了这半个多世纪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史,成为汉语特殊句式研究方法的一个系统性研讨。


刘探宙:山东烟台人。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同时也关注方言中的语法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继承汉语语法研究传统,特别是结构主义句法分析方法,注重当代句法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合理应用。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当代语言学》《语言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代表作《汉语同位同指组合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哭之笑之
    文献综述范本。回顾、整理、反思“王冕死了父亲”一句引发的问题与讨论。三个原因:1.“死了”一般认为是不及物动词,挑战“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通则2.“死了”的主体“父亲”在宾语位置上,出现“形义错配”的问题3.“王冕”和“父亲”逻辑上存在领属关系,打破了“领属不能分裂”的原则大体可见中国当代语法学从分析到综合的一条发展脉络。也可当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的入门介绍与具体操作示范。整体看下来,感觉是否定生成语法的繁琐、复杂,追求语法解释的简单性。“十来个移位模型或多或少显示移位不是一个精确的理论”“从方法论上讲,比附不是科学的方法”最关键的一点可能还是,“要坚持从语言事实出发”,“王冕死了父亲”就是一个不容置疑的语言事实。最后感慨一句,真热闹啊!(嗯,外行看热闹……)06-05
  • 零形式Sparkle
    书本身是导引作用,所引文献才是核心。“问题的缘起”所引文献很有价值。由于作者追随沈的做法,因此对生成语法操作的评价也许过激,对功能主义的效用拔得太高。“大道至简”也是形式句法的追求,但本书有将这一思想仅套用在功能主义身上的嫌疑。生成语法的移位操作繁复、理论内部自洽性目前是还不够,但所谓“糅合”“移情”难道就已经是“简单是终极的复杂性”的体现了吗?此外,书中引用了批判生成语法分析方法的文章,却几乎不提功能主义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历史语法演变对糅合说提出的挑战并未展开来说),实际上也说明了作者不够客观。12-12
  • 知白
    “王冕死了父亲”跟“王冕掉了头发”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差异只在于:“头发”是王冕的物质所有物,而“父亲”(并非父亲那个具有肉身的人)是王冕的观念所有物,也就是说,原来“王冕处于有父亲的状态”,现在“王冕不再处于有父亲的状态”了。也许更好的类比是“王冕丢了国籍”这句话。只不过因为“有父亲”这种存在状态刚好是因为另外一个活人才成为可能的,所以当那个活人死的时候,王冕这种存在状态的相应改变便也被说成是“死了父亲”。04-04
  • 刺客铁之陀
    前二十页惊艳,往后就读不懂了。07-15
  • 倔强傲娇小德普
    薄薄一本专讲一个问题非常受用。文中多处引用沈说,最后以“比喻糅合方针”提供解决方案。其中出现的历时语法、共时语法的争论,以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大道从简”的提法还是说明语言学研究离不开哲学。这套丛书适合启蒙。12-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