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德州理工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公众演说家、主持人、顾问、专业培训师和作曲家。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在私人诊所工作的临床心理学家,作者乔治•K.西蒙发现有些病人最初前来求助是因为抑郁、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但其实,他们的问题是因为生活圈里有一个控制型人格者。20多年的咨询生涯让作者对操控行为的普遍影响有了更新的认识,也对它给人际关系带来的情感压力有更多的了解。本书主要讨论了控制型人格者的特征,他们如何不动声色地欺骗、操控别人,以及如何有效应对控制型人格。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lueoxygen
    与《当良知沉睡》那本讲无良症的有类似的地方。回想工作那么多年,那些龌龊的人,原来是隐形攻击者,是控制型人格,是患有心里疾病的变态。可悲哀的是中国社会里,有时这种心理问题反而是行走江湖的能力。05-27
  • 左思
    2017年8月31日,控制型人格者与被控者之间是博弈关系,控制型人格要足够没有良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要足够了解被控者的弱点(也就是需求),才有可能控制被控者。换言之,被控者要想摆脱控制,必须先认清自己的弱点,并且要研究控制者的类型和策略,并且要专注于不正行为,才能有胜算。08-31
  • null
    半小时。心理咨询领域目前仍然不够标准化,所以很多咨询师写的书都有这个问题——太缺乏系统性,只是一些想法的罗列。有机会我会从王者荣耀里东皇太一的角度写一篇文章,简单粗暴地讲一下,如何成为一个控制别人的高手、以及如何对付这种高手。肯定比这书好看且实用。08-25
  • 李玉琢琢琢琢
    两部分,一是控制型人格的表现,二是如何处理与其的关系。前者用了大量概念、篇幅、案例去堆砌,后果则结果顺便罗列。通篇文章控制型人格定义模糊,按特征来看,凡是利己者都可以归为这类。我们要做的就是识别、看清把戏,抛却社会成见与价值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09-14
  • 歧路花火
    有的事比较有门槛:不知道的时候就是想象不到,知道的时候才意识到是什么。这时看相关的书,顿感头头是道——不知道这算不算他所谓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本书理论上的内容并不严谨,但给方法论一点都不含糊。大致意思是:隐性-攻击型是一种普遍的控制型人格,施压的动机并不是感觉到自己被冒犯,而是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来让对方让步。因此,从对方无法控制从而焦虑投射的分析方式或许可以适用于解决他们的问题,但不能解决被控制者的问题。对于他们给出的理由,往往是大事化小、反向指责、试图合理化的,从理由入手只会陷入更深的漩涡。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截表达自己的诉求,只看对方行为而漠视理由,并且对其一贯行之有效的控制式表达给予消极性评价。事情姑且告一段落,只不过有时还是隐隐感到后悔。可能我是个笨蛋吧,希望偶尔也能改一改啊。02-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