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Marguerite Donnadieu),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18岁后回法国定居。小说代表作有《情人》《琴声如诉》《劳儿之劫》《毁灭,她说》等,其中《情人》获得1984年的龚古尔文学奖。作为法国重要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杜拉斯在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编剧作品有《广岛之恋》《长别离》等名作,且从1966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一生执导过19部影片,如《印度之歌》《奥蕾莉娅•斯坦纳》《孩子们》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
译者简介
陆一琛,北京大学法语语言与文学专业博士,巴黎四大-索邦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法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是法国文学与视觉艺术。

内容简介


《情人》《广岛之恋》作者、法国国宝级大师、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杜拉斯唯一一本专论个人电影观的代表性著作,中文世界首度引进

《电影手册》出品,力邀杜拉斯共同企划之经典特刊,家人特别授权、百年诞辰纪念发行

畅聊电影、文学、政治与私人记忆,激进年代的流行文化、社会热点,对谈欧美导演、诗人、思想家

收录家庭私藏珍贵摄影作品、片场剧照、亲笔手稿

直观立体呈现杜拉斯的生活印记与心灵世界

一比一复刻法文原版尺寸,高品质布面烫黑精装,极具典藏价值

? 编辑推荐

玛格丽特•杜拉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的法国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以颠覆性影像实践著称的电影人。1980年6月,杜拉斯受“新浪潮”摇篮、世界知名杂志《电影手册》编辑部邀请,推出电影专论特刊《绿眼睛》。

在《绿眼睛》中,杜拉斯介绍了拍片过程中的个人心路与思想脉络,以及对周遭世界与种种争议的看法。收录文章既包含《电影手册》编辑对杜拉斯的专访,也有杜拉斯与同时代备受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作家、导演的对谈,还穿插着与主题相关的信函、随笔或宣言、檄文。

作为一部关于艺术创作的箴言集、关于当代社会的省思录,《绿眼睛》有着杜拉斯一贯的行文风格:跳跃、拼贴、非线性的文本组织,极具破坏性和压迫感的高密度文字流,以及满溢于字里行间的作者强大的精神魅力——孤傲睿智、愤世嫉俗,近乎孩子气的野性和好奇心。

这些文字营造出激情与柔情并存的对话场域,新增的60余幅照片则建构了一个以“观看”为基础的游戏互动空间,要求看书的读者在交错的视线中探寻深藏的真相:关于电影,关于写作,关于世界,关于自我。

◎ 杜拉斯阐述其独特电影观念的唯一专著,《电影手册》独家纪念特刊:

对于“何为理想影像”“电影与写作、阅读的关系”“小众艺术片与商业片各自召唤怎样的观众”“现代媒体泛滥的影响”等问题,杜拉斯抛出了犀利精绝的洞见,极致坦诚的行文,将你卷入奇妙电影理念的思辨漩涡。

◎ 作为跨界“作家导演”,抱怨制片商、嘲讽影评人,亦热烈推崇激发共鸣的创作者:

对于戈达尔、伯格曼、卓别林、伍迪•艾伦、伊利亚•卡赞等同时代名导演,杜拉斯一一“毒舌”点评,一针见血、爱憎分明。种种交往逸事与珍贵对谈,勾勒出艺术大师之间惺惺相惜的画面,天才灵光交相辉映、令人心折。

◎ 一部微观私人文学史,纷繁叙述中,杜拉斯作品里的常数俯拾可见:

暗藏在系列照片中的童年叙事、《广岛之恋》式的战争创伤记忆、作为流浪象征的犹太喻象、俄罗斯套娃般的层叠女性影像、对边缘群体的持续关注、带有鲜明印迹的主观新闻时评……串起杜拉斯宇宙,为解读其作品提供了丰富线索。

◎ 高品质布面烫黑方脊精装,一比一复刻原版尺寸和排版样式,极具典藏价值:

甄选细织平棉布、上质象牙白贴纸,高级亮光烫料跨材质烫黑。封面照片选用法国著名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前主席布鲁诺•巴贝作品,大师镜头、精彩构图,定格文艺大家风采瞬间。法文原书恪守作者亲自授意版式,中文版一比一复刻,再现作者的强力在场。

* * *

■杜拉斯语录:谈电影与写作

✍ 想要拍电影,也意味着想要走出资本主义电影消费者的角色,从中挣脱出来,并且阻断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消费。很显然,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消费是所有消费恶性循环中最完美的一环。我们通过拍电影来控诉。

✍ 我与电影之间是谋杀关系。一开始,我拍电影是为了获取毁灭文本的创造性经验。现在,我拍电影是为了抵达图像并将其浓缩。

✍ 对我而言,电影的成功根植于写作的溃败。电影最主要的且具有决定性的魅力,就在于它对写作的屠杀。这场屠杀如桥梁一般,将我们引向阅读本身。

✍ 我谈论的是写作。即使当我看上去像是在谈论电影的时候,我谈论的依旧是写作。胶片写作,对于我而言,就是电影。

✍ 一本持续前行的书如同潜在的生命。和生命一样,书也需要各种阻力、窒息和痛苦,需要放慢节奏,需要苦难,需要各种羁绊,也需要安静和夜晚。

✍ 当任何人都不拍电影的时候,电影是不存在的,电影从来没有存在过。但当任何人都不写作的时候,写作依旧存在,而且始终存在。当一切都终结时,在奄奄一息的灰色地球上,书写仍将无处不在。它在空气中,在大海上。

■杜拉斯语录:谈世界电影大师

★ 查理•卓别林:他是残疾的天才,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传奇意外,也是电影的巨大裂痕。从未有人在有声电影中达到过卓别林电影中无声的境界。

★ 伍迪•艾伦:应该是个很可怕的人,他肯定没有爱过生活里的任何事物。作品是由一些碎片和碎块缝合而成的,能看出缝合的痕迹。

★ 让•雷诺阿:在雷诺阿的电影里,爱情演得太过头,处处泛滥着善意。但特别爱他的《大河》,他或许是去世的电影人中最喜欢的一位。

★ 雅克•塔蒂:太爱他了,他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人。《玩乐时间》是部巨片,唯一一次我们可以说“真正出演的是人民”。

★ 罗贝尔•布莱松:巨人一般的存在。他是所有电影的奠基人。《扒手》和《巴尔塔扎尔的遭遇》这两部影片就能代表整个电影。

★ 让-吕克•戈达尔:他是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是世界电影最重要的催化剂。当感到孤独的时候,当想到其他电影人的时候,就会想到戈达尔。

★ 英格玛•伯格曼:从来没有喜欢过伯格曼,虽然之前认为自己喜欢他。《假面》和《沉默》都是过眼云烟。伯格曼和德莱叶,我们不可能同时喜欢两者。

★ 伊利亚•卡赞:或许是唯一一个具有国际维度的美国电影人。他的工作区域带有国际属性。伟大的“犹太人”,用他的电影覆盖了整个地球。

★ 玛格丽特•杜拉斯本人:不喜欢杜拉斯的一切,但喜欢《印度之歌》《她威尼斯的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卡车》《奥蕾莉娅•斯坦纳》。它们可以被列入迄今为止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媒体推荐

若想充分欣赏《绿眼睛》中的对谈和文本(最初发表在《电影手册》的一期特刊上),熟悉杜拉斯的电影、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是一项必要条件。这些对谈反映了杜拉斯对自己和许多电影导演及其作品的看法。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越南,在巴黎凭借小说《无耻之徒》(1943)首次登上文坛。她以实验性作家和电影人的身份著称,写作、拍摄的作品以“激进诗学”为特征,其中元话语和超文本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琴声如诉》《广岛之恋》《劳儿之劫》等)。在《绿眼睛》非正式的“围炉聊天”风格的行文中,读者会发现丰富的信息:关于杜拉斯对政治、媒体、文学和电影制作等方面的个人观点。大量的照片和电影剧照也是十分有价值的补充。

——《图书馆杂志》

?内容简介

《绿眼睛》是世界著名文学家、导演玛格丽特•杜拉斯唯一一本专论个人电影观的代表性著作。1980年6月,杜拉斯受知名杂志《电影手册》编辑部邀请,参与其策划的特刊《绿眼睛》,随后编纂成书、正式出版。在这《绿眼睛》里,她回顾了自己在编剧、执导电影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涌现的种种思索,亦点评了卓别林、戈达尔、伍迪•艾伦、卡赞等导演的创作风格,也谈及其文学、政治观点与私人生活。《绿眼睛》还收录了60余幅照片,部分出自杜拉斯之子让•马斯科洛及其本人的珍藏,是杜拉斯作品和人生的历史见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把噗
    对我而言,电影的成功根植于写作的溃败。电影最主要的且具有决定性的魅力,就在于它对写作的屠杀。这场屠杀如桥梁一般,将我们引向阅读本身。 01-26
  • 刀叢中的小詩
    《绿眼睛》——书做得很赞。我喜欢杜拉斯,是因为她有野兽一般磅礴不尽的生命。还有,当我迷失在那些绵延的长句里面,她的短句,很硬,很利落,有一种持续的切入感。写作对她来说,宛如溺水之后的呼吸。有时我竟傻傻地闹不清,究竟她和波娃,谁才是真正的女性?她就是她自己——她的电影,她的政治,她的艺术观点,绝不妥协,她的态度。02-04
  • 穿山
    绿眼睛进,红眼睛出。有尖锐的宣言和批评,也有温柔的访问与抒情。无处不在的作者政治。(配着酒&听着伊迪丝·琵雅芙读这本,迷醉效果更好。还可搭配观看此访谈纪录片《杜拉斯谈〈写作〉》https://b23.tv/JjfGyM)—你的电影里有某种暴行。—爱。—爱总是很残忍。—我没有选择。封面照片签到了布鲁诺·巴贝的作品,他在清权过程中过世了,也纪念这位摄影大师。(和法文原版比对图https://www.douban.com/people/83237872/status/3244647362/ ;装帧设计说明https://www.douban.com/people/210486762/status/3331267823/)12-21
  • 欢乐分裂
    比起另两本文论/随笔,这本毒舌程度淡化不少,踩得过瘾——伍迪老头被黑惨,批阿拉贡不留情面;捧得也爽快——对布列松、戈达尔和卓别林的赞美永远不会迟到。整本最华彩之处无疑是探讨电影与写作的关系——“拍电影是为了获取毁灭文本的创造性经验”“电影就是使作家无效”,在影像创作过程中必存有写作的存在;由此再回想杜拉斯使用声画分离之目的,可窥见她在“图像”与“话语”之间的取舍平衡,并比较画面(流动)叙事文本与书写(静止)文本的对立/渗透。对政治的“冷感”与“敏感”亦渗透到每个领域的创作,从不讳言与法共分道扬镳(“政治意识的丧失始于加入政治党派组织”),清醒认识到权力之于任何个体和组织的同等作用。与卡赞对谈相当好,同属“移民”的精神犹太人拥有的“曲线流浪”。02-19
  • 糖罐子
    有特别犀利直白的评论和表达(每当看到这些就一次次生气杜拉斯被标签化被时尚化),有作为一个观影者温柔的抒情,还有作为一个创作者的拧巴,也许电影之于玛杜是置于写作之下的,但也一定是她努力尝试的一种表达。而且大概正因为作家的特质,让她谈论起电影里时候,更有一种文字的踏实感,反而没有太玄乎的东西。01-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