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梁其姿,香港大学历史系学士,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博士。1982至2008年任职台北中研院,曾先后任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2008—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2011年起任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讲座教授。2010年被选为中研院人文组院士。早年研究明清慈善组织,著有《施善与教化》(1997)一书。近年专注于医疗史, 著有《中国麻风病史》(英文, 2009)一书, 并主编《女性与医疗》(英文, 2006)、《东亚华人社会近代健康与卫生史》(英文,2010)等书。

内容简介

《麻风》是对被现代研究者称为“麻风病”的这种令人恐怖、被污名化的疾病所做的细致研究与探讨。首先从包括该疾病最初的描述在内的帝制时代的典型记录入手,进而追踪了该疾病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关系(传染理论促动地区乃至全国性隔离病人的努力);宗教传统(佛教和道教将病人患病归于救赎),和不断演化的医学话语(中国医生已对麻风病病因争论了数个世纪)。麻风病甚至突然出现于中国民间故事中,将麻风病的传染扩散归咎于同不守妇道女子的性接触。

作者还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19世纪末的全球性瘟疫大流行似乎正验证了西方人对于黄祸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移民严重威胁到了公共健康。因此,控制疫病(如果无法消除的话),就成为了贯穿晚清帝国,国民政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建立民族国家目标的一项中心任务。

消灭麻风病的魔咒是实现“卫生的现代性”和祛除与疾病相联系的文化经济落后的第一步。该著最后将中国关于麻风病的历史经验和公共卫生的大历史以及西方医学权力体制联系起来,从中探索中国对待疾病的中西视野中的文化和政治含义。


梁其姿,香港大学历史系学士,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博士。1982至2008年任职台北中研院,曾先后任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2008—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2011年起任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讲座教授。2010年被选为中研院人文组院士。早年研究明清慈善组织,著有《施善与教化》(1997)一书。近年专注于医疗史, 著有《中国麻风病史》(英文, 2009)一书, 并主编《女性与医疗》(英文, 2006)、《东亚华人社会近代健康与卫生史》(英文,2010)等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糖罐子
    收尾处那句“历史教训如何吸取不仅取决于它和当代问题的相关程度,也取决于一个更繁荣却并非更民主的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复杂性”真是让人常呼一口气。01-09
  • 菅原舜水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梁其姿这本书也是一部出色的边疆史研究作品。麻风与穷、边缘、肮脏联系在一起,不仅从地缘上凸显了边疆性(甚至近代中国之于世界也是如此的边疆),更是一种心态上的边疆性。07-16
  • 南方的天空下雨
    近代以前的不错,尤其是麻风由北方男性的疾病到南方女性的隐喻那部分,近代之后的就不是很好了,尤其是共和国那章,可能是资料的问题10-13
  • 纪恩同学
    梁教授招个人类学学生吧。。。09-20
  • 豆友173336888
    梳理很好,如果能在intro概括性地加上麻风病在医学上的一些发现和发现史,在面对一些当时社会中出现的人们的态度,包括政策,会显得更加clear一些--而不是仅仅“不科学”或“愚昧”所致02-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