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6.10—2005.4.5)

内容简介

在欲望社会里低欲望地活着,反而活得更舒展、更快乐。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邓安庆
    我对小说家的晚年作品一直颇有兴趣,尤其是索尔·贝娄这样的大作家,对于人类欲望的探究会走到一个繁花落尽的阶段,既然激情丧失,滤镜破碎,还要面对性与爱的矛盾,会呈现出不得不去面对的苦涩处境。知识分子一直以来是索尔·贝娄长期关注的对象(包括对自身的观察),他们不断地解剖自我,又不断地感受到陈旧的痛苦,但是解决办法从未出现过。这本如此,他其他的作品也多有这样的苦涩滋味。10-01
  • bookbug
    贝娄在这本1987年的小说临近终章时里随手写道:相比起切尔诺贝利泄漏的毒害,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书名便得之于此。只不过当下的大背景下再读这段,显然更有感触。贝娄大概终其一生都在写他那代忧伤的犹太知识分子,而且随着时光流逝逐渐老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碎,更何况在欲望社会的浩浩汤汤之下,任何智性的反思和对抗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相比起满心欢喜地拥抱欲望和无可奈何地接受庸常,小说中的贝恩至少还能选择逃离,这点要比太多无处可逃的现实温暖多了。毕竟,世界再小都小不过一纸封条;世界再大,也盛不下所有忧伤。11-12
  • 无忧无虑张爱财
    这两年对“逃避可耻但有用”愈发认同,心碎就快逃,逃不了就低欲望的活着。09-25
  • 李荷西
    作者洞察力太可怕了,东方的苦难是匮乏,西方的苦难是欲望。那……就逃到南极和北极。厌倦了人类,那……就和植物待一会儿吧。09-25
  • 慕容复
    不合时宜依旧是一种美德。与这个时代保持距离,才能活得松弛一点09-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