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史怀梅(Naomi Standen),英国杜伦大学东亚研究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致力于欧亚北部边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古时期东北亚越境者、边界、边疆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执笔《剑桥中国史五代宋史》“五代”部分,出版《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一书,发表《五代时期的劫掠与边疆社会》《游牧者的需求:劫掠、入侵与947年辽的征服行动》等论文数十篇,在学界影响巨大。译者:曹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问学者,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2005—2010年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系(今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博士学位。专研北方民族史、辽金契丹女真史。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十数篇,参与完成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辽史》和《契丹小字词汇索引》。

内容简介

《忠贞不贰?》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将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至宋辽“澶渊之盟”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忠贞不贰?》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族性、忠诚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入辽的代表人物李澣、韩延徽、张砺、赵延寿、王继忠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特殊历史阶段人们的不同选择。

作者:史怀梅(Naomi Standen),英国杜伦大学东亚研究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致力于欧亚北部边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古时期东北亚越境者、边界、边疆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执笔《剑桥中国史五代宋史》“五代”部分,出版《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一书,发表《五代时期的劫掠与边疆社会》《游牧者的需求:劫掠、入侵与947年辽的征服行动》等论文数十篇,在学界影响巨大。

译者:曹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问学者,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2005—2010年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系(今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博士学位。专研北方民族史、辽金契丹女真史。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十数篇,参与完成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辽史》和《契...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udiu
    好久没认真读完一本如此烂的书了披着历史学的皮写社会学甚至也不能是社会学 归纳学吧。。。。一个字史基本史源 基本史实 基本制度都不知道别碰思想吧就几个归纳还是有点意思哦翻译也是史内容又烂又难度给俩颗星我也不知道另一个颗给在哪里 02-14
  • 命像悼念長壽_
    三星半,史学研究最忌讳先入为主,民族主义依旧是当代学者需要克服的难关。作者在第一部分关于“族性”作出的叙述很有价值,不仅民族国家是近代化的产物,包括“忠”是如何由一个相对的、春秋时期君臣之间分庭抗礼的阐述沦为狭隘的、秦汉以降依附性的等级关系中上位者对下位者提出的要求,且在历代专制王朝甚至现代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族群与族性(特别体现在忠义精神上)其实是一种被专制主体挟制的民族文化认同,换言之反复强调“族性”与认同也可以理解为专制政权在主权上特有的危机感。02-27
  • 校书郎公子熙
    本书大概是通过考察“忠”在不同时代的含义,以揭示10世纪唐宋剧变中政治文化道德的复杂现实。作者从边界、族性、忠三方面入手,既解释了相关的概念,也指出用现代概念强行解读10世纪的历史是不可取的。“忠”明显是本书的重点所在,借助不同史料对五位人物的不同评价,说明“忠”概念的演进过程。附录的一份非常详细的越境信息表,足以展现作者对史料的驾驭能力。本书在翻译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将《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李焘”全部写成了“李涛”,对于一部宋史研究作品来说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06-01
  • 丸子书阁
    在辽宋时期,两国之间在前半期大多相安无事,至10世纪80年代后,两者冲突加剧,到《澶渊之盟》签订,又实现了一段时期的和平。这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有不少越境之举,我们对此时的边境界定,乃至“越境”之举的评价,这是研究10世纪历史嬗变和辽宋关系的新颖的视角。在这点上,英国历史学家史怀梅在《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中“从一系列明显不同于过往的假设出发,引入了另一种解读10世纪的方式”。05-28
  • 自学成渣者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读来总感觉语句不顺,语义繁复不清。内容是有意思的,从新的角度考察一些固有的认知。可读,也要慎读。05-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