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学术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历史非虚构作品《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等。

内容简介

“和罗老师一起旅行,山川都带字幕。”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春风悦读盛典年度非虚构奖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
🏆《东方历史评论》年度历史图书
★国内旅行文学的经典之作,充满赤子之心的历史大散文。
★真正的口碑之作,载誉无数,不断被阅读。这是一部充满学识和洞见、悲悯与关怀的作品。
在罗老师的笔下,每一段路,每一条河,每一座小山,每一种飞鸟,都凝固着历史的变化与传承。历史学、语言学、地理学、考古学、博物学、诗歌……都信手拈来,满是渊博的学识和历史学家的使命感和洞见——
“历史学家的使命是反抗主流历史理解。”
“我们的历史书写对普通人不公。”
“人不单单是命运的承受者,也是命运的创造者。”
“真正的历史,应该多给小人物机会。”
★古代与现实映照,历史与人生交汇,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也重新发现自我。
★当时空被压缩至极限,愈是如此,愈凸显行走的意义。
“在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
★精美手绘插图以及手绘地图,生动表现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
从大都到上都,这是一条元朝皇帝候鸟般春去秋来的辇路,是一条从农耕文明渐变到草原文明的路。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贯穿长城内外,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北大教授罗新,一位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元代辇路北行,经龙虎台,过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背着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尘土飞扬、山路艰辛,穿行于田垄与山谷间,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我,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历史为职业的人,真的了解自己所研究的这个中国吗?”
“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希望、梦想、信心和理想都被‘雨打风吹去’,只剩下难以言说的无奈、郁结、愤懑和迷惑。是啊,我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吗?我所研究的那个遥远迷蒙的中国,和眼下这个常常令我大惑不解的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历史学家罗新用艰苦的徒步行走,开始了一场关于历史、关于当下、关于自我的深刻探寻。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学术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历史非虚构作品《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Angeline35
    纯属靠意志力坚持读完。罗老师这本“旅行文学”的语言与叙事很难吸引我,贯穿始终的一种刻意放低实际高高在上的角度看起来挺别扭。比如:提及中途加入的朋友必详述其单位、职称、社会关系、徒步装备和车的品牌,这种老派的叙述习惯;嫌条件差打车一百多公里住宿第二天又打车折回,这种徒步中奇怪的操作;描述“我们”与偶遇的农民、小贩等普通人看似“平易近人”的交往中透露出的本能的陌生与轻视,这些让我对内容本身的兴趣也流失了。几乎既未体验到乐趣也没增长知识的阅读体验,让我在读完的2天里因失望而挺丧的。《漫长的余生》很难有勇气翻开了。04-08
  • 黄鲨鱼罐头
    内容上是本好书,但是自序部分讲自己同学会讨论大学时代的女同学部分着实恶臭,看的大倒胃口。09-28
  • 刘洒洒
    罗老师这本书很多人说写得好,我觉得一般,一场介于旅游、旅行、考察的不纯粹的徒步,考一考古,念一念诗,怀一怀古,讲一讲古,叹一叹现实,对比一下古今中外其他步行者,再想念一下现实中的朋友。这是一本比较私人的记录,对我来说无感啊!07-08
  • 阿巴厮
    很诚恳的徒步大作,而且意外地好看。作者姿态放得很低,不像个学者一样,只是把自己当作最原始的徒步者,在古道上发现历史感受历史理解历史。09-21
  • momo
    有点不知所云,而且纯徒步来说,看的也很难受。各种豪车,宾馆04-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