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唐小兵,1984年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2008年迄今为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席教授。已出版《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1986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1993)、《全球空间与现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梁启超的历史思维》(1996)、《中国现代:英雄的与凡人的》(2000)、《中国先锋艺术的起源:现代木刻运动》(2008)、《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2011)等。

内容简介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内容简介:“再解读”作为一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作品重读为主的方法曾经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把西方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各种文化理论——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后殖民理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引入当代文学研究实践中,对于把文学研究推向更具体更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一书就是在这一解读过程中最好的成果,《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一共收入14 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包括刘禾、黄子平、孟悦、周爱民、贺桂梅、唐小兵、李杨、戴锦华、马军骧等等,虽然学术背景和学术路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再解读”的策略是共同的:都是重新进入文本,试图重构文本的语境和体制,并由此进一步梳理和解释文本与泛文本之间的间隙、共谋、不对称和相互补充。


唐小兵,1984年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2008年迄今为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席教授。已出版《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1986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1993)、《全球空间与现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梁启超的历史思维》(1996)、《中国现代:英雄的与凡人的》(2000)、《中国先锋艺术的起源:现代木刻运动》(2008)、《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2011)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耕石
    贺桂梅对该集的评论有一点很中要害,即大部分文章的大-小-大模式。这倒不是她所说的各位作者没有摆脱“理论本身的限定性”,而是说,这个小案例能在多大程度上照应全局。寓言式的表达固然诱人,但纸质文本与空间性文本的互动关系却很容易在这种修辞中被忽视。小心为妙。07-28
  • 大狗人
    重读,想起陶东风的一篇文:《不敢说真话,但至少不要说假话—有感于某些新左派的文化研究》12-23
  • 琴酒
    唐小兵代导言也是附录里讨论焦点的观点有趣,认为大众文艺是反先锋的先锋派艺术实践,反映了取消艺术作为独立存在的机构的愿望,直指艺术自律这个难题,虽是“潮流”,也确实是避不开的问题。在所有试图还原叙事中被压抑的一面而进行的再解读中,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这篇,从赵树理所曾经向往的一种文学的可能性出发,显得很特别,对竹内好的引用/类比松散而却是破题的关键,直指现实主义文学本身。现当代文学过多关注生成机制的解读很容易沦为自我重复,如果能再此基础上去挑战一些更基本的、习以为常的文学概念,或许能跳出”中国“的地域与”现当代的时间范畴,获得对当下写作也能施加影响的一面。03-03
  • Tired Zippo
    最喜欢的其实还是唐小兵的三篇。感觉他们这种泛文本解读方式是从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学到不少的,不过如刘再复所说有“用过细甚至概念过于密集的学术刀子解剖得入迷”的危险。对戴锦华好像已经失去了耐心,语言繁复而且反复,解读似乎已成套路。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06-05
  • 咸鹅
    唐小兵的序言值得细读,将延安文艺指认为反现代的现代先锋派文化运动,对其内部的多质结构进行剖析,厘清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联,进而转入文本的运作机制和意义结构的研究。这种“解读”模式也有待进一步突破。07-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