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罗斯二十世纪伟大的女诗人之一。她出生于莫斯科一个颇具艺术氛围的家庭,六岁时即开始诗歌练习,十八岁时出版诗集《黄昏纪念册》,引起俄罗斯诗坛的关注,此后她又出版了多部诗集。1922年,她离开祖国,先到柏林生活了两年多,之后到巴黎生活了近十四年,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

内容简介

这本回忆录是茨维塔耶娃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回忆了自己早年生活中重要的人与事。她用诗性的思维和语言重新发现了为尘俗所遮蔽的经历,诗人试图在对往事的陈述中稍稍解脱命运沉重的压迫。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罗斯二十世纪伟大的女诗人之一。她出生于莫斯科一个颇具艺术氛围的家庭,六岁时即开始诗歌练习,十八岁时出版诗集《黄昏纪念册》,引起俄罗斯诗坛的关注,此后她又出版了多部诗集。1922年,她离开祖国,先到柏林生活了两年多,之后到巴黎生活了近十四年,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mile
    人在地球上的唯一使命是忠实于自己。 母亲仿佛将全部自我都埋藏在我们心中了。她教给我们的不是科学,而是抒情曲,这又是何等幸福!抒情曲在这世上总是缺乏,就算多出一倍也还是缺乏。就像于饥饿者而言世上总是缺少面包,就像无比稀少的镭,其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缺乏,意味着不足,也正因为如此才如天上的星星般珍贵而非凡!它无法变得过于充足,因为它本身就太过充足,全然是过度的忧思和过剩的能量,而那过剩的能量又时刻唤起悲伤,那悲伤能憾动群山。母亲剖开抒情曲的血管,滋养着我们。经过母亲这般培育,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了:成为一个诗人,这样才能摆脱她馈赠给我的礼物。这份礼物要么将我扼杀,要么将我变成触犯人类一切规则的越轨者。自由的元素原来是诗,而非大海。诗,便是永远无法与之诀别的唯一的元素。05-03
  • 炸j已注销
    诗人的诗意是天生的吗,一本书里丰沛的情感能让西伯利亚春暖花开,他们的情绪比白夜还要持久……这种不止的热情只有会爱的人才会有啊……一整本回忆录沉甸甸的像是要生出花 不过我还是与诗意有着距离,读的有点累……大概是想象不到体会不到吧,但是那种热情和爱生机勃勃的太过动人05-23
  • 木牌
    豆瓣是不是译者写错了01-29
  • 猫阿西
    4.5颗星。感慨诗人真的是天生的,完完全全是自然的。茨维塔耶娃自身对世界的认识是那么美妙(虽然她不擅长弹钢琴,但是依然可以用诗意的方式喜欢着琴键(见p15),依然热爱音乐),还有对“魔鬼”的爱,我觉得可以算得是与身俱来的那种挚爱了,真好呀。PS.是时候读她的诗了,肯定不会让我失望的。02-08
  • 欣欣百合
    读到《老皮缅的房子》,不甚悲凉,特别是娜加那一段,真正是肝肠寸断。然而到纪念里尔克的《你的死》,文字层层叠叠,感情上却是抑制的,到了把生死看作一个圆环的年龄了。不过我最爱的,是《魔鬼》、《我的普希金》两篇,一位天才儿童的成长印记,居然勾起了我的一些类似回忆,茨维塔耶娃,文字的魔术师。04-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