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宣武区消失之前》以黄宗汉为核心访谈对象,回顾了北京市原宣武区自1949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宣武区消失之前》全面细致地梳理了黄宗汉作为宣武区干部在宣武区的亲身经历、对宣武区工业建设和文化建设所做的工作,同时穿插了另外几位宣武区老干部对相关事件、人物的回忆口述,从亲历者的角度,勾勒出北京市原宣武区从1949年接管街道、改造工业手工业,到“难忘的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创建大观园、研究宣南文化等实践探索。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刘西光
    不仅仅了解周边的故事,还可以了解党内工作的运作机制,很有价值的口述。12-22
  • walkerace
    一个半官半商的人物,讲述如何利用官场规则实现“宣传宣南文化”理想的后半生。03-09
  • 瑶姬
    着重看了一下建大观园的部分,可算是我国影视基地鼻祖了,80年代去大观园,90年代去荣国府,都还能找到剧中的感觉,很身临其境,尤其大观园特别热闹。如今豪华影视城那么多,紫禁城都能建个一毛一样的,再不会有人去那拍戏了。大观园在北京还能好一些,荣国府已经十分萧条,感叹时代变迁!10-14
  • 豆力仆
    解开了好多小时候的谜题,为什么学校门口菜市口大街修完了南边多出来个宣南文化馆……现在那一切已经是梦里到过的地方了。宣武永存。10-14
  • {莫热}
    在陶然亭公园,应时应景地开始读这本书;读后叹为观止,相信这本出版8年仅有30人在豆瓣标记「读过」的书早晚会被读者挖掘到。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当地官员的个人经历,其背景是在权力的指挥下,工业和文化如何先后在19平方公里的宣武区唱出强音。黄宗汉这位敢想敢做敢说的传主,与定宜庄团队的口述历史学术工作,相得益彰、相互成就,对话的过程充满了求证和辩论,读起来原汁原味的本人描述或许不客观,但在详细的批注、他人的言语中印证。他要是好好当官,起码能当到正部级;他要是好好演戏,或许能达到于是之、蓝天野那个高度;他要是不被匿名信举报,说不定能带领东风电视机厂达到海尔海信的地位;如果不是陈希同下台,他或许可以主导着大观园、天桥、前门大栅栏变得像东京的浅草寺一样好逛…… 历史不容假设,只留下欷歔。2022年4月—5月读05-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