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晓平,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政策法规与伦理,媒介社会学。

内容简介

互联网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标配,是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空间,更是我们的精神宣泄地。我们热隋、充满表达欲,但同时亦深深藏匿于茧房,并总是略带偏执地想要说服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标签成了我们区分同志与异己的捷径,抬杠成了我们表达自我的手段。

《杠精的诞生》聚焦“杠精”及“杠文化”,详细解读了推动杠精形成的种种机制,如大众心理、网络语境及算法机制,辅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助大众穿越喧嚷的网络对话,建立对“杠”这一复杂文化现象的认知。

在这《杠精的诞生》中,你将看到你从未见过的自己与世界。

吴晓平,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政策法规与伦理,媒介社会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疯狂大帆船
    半本好书,前三章看后记应该是作者自己写的,雄文,概述、讨论和延伸都不缺,亟待展开的是却偶戛然而止,讨论到到权利规训和言辞夺权,然而下面没有了。后三章像个案讨论,讨论又讨论不清楚,最终沦落为现象论现象,至少探讨出批判性思考在媒介中的应用吧?没有,光说几档现象级项目了,描述的内容正好佐证前三章杠里个杠,为杠而杠才是互联网时代走红的原因,根本没说明白如何引导“杠”,推进社会批判。11-14
  • 蓝山槟榔
    八股的论文写作,结构很儿科,引证很简陋,案例分析很AI。总体来说还是前三章水准更高的,起码遣词造句看得出是很熟练的写作者,比较精致,偶尔准确。后三章关于227、货拉拉女乘客、刘学州等事件的个案分析简直惨不忍睹,水准甚至不如很多网友的评论。的确就像书中所言,真诚度决定了交流的质量。但整本书就不够真诚,作者不愿坦诚自己的立场偏见(尤其是在女权议题上,文字工作者对话里藏锋的弯弯绕绕懂装不懂,小心机好多),非要装模作样理中客来指点网友江山,那么就不够准确。而写作一旦不准确,就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新颖。01-18
  • 读书医愚
    马克思那句话说得好,年轻时的思想终其一生,必定悲剧——本书最大收获01-19
  • 雲波
    虽然最后一章把《圆桌派》和《奇葩说》搬上来竭力阐发杠文化的正面意义有充篇幅的嫌疑,前三章的古今中外素材积累和深刻分析确实是深厚科研素养的体现。01-22
  • 鐘綠
    想到之前讲饭圈的那个北大博文论文。几个分类和案例还可以,其他的就巴拉巴拉巴拉巴拉水水水水理论看得头晕眼花,01-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