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1973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近代文明史讲席教授,出版过《蒙塔尤》、《朗格多克史》、《历史学家的领地》和《巴黎-蒙彼利埃》等著作。

内容简介

罗芒是法国南部伊泽尔河畔的一个小城,仅有一万余居民。在整个十八世纪,该地的宗教冲突时断时续。1578年,当地的一位织毯匠率众起义,反抗当局收缴附加税。1580年2月,该城依照传统举行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不料却因长期积累的矛盾而发生群殴,随之发展成为一场血腥的屠杀,死伤惨重。《罗芒狂欢节》所叙述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这件事虽然非常特殊而且非常孤立,但作者试图通过这个故事,揭示出那个小镇中当时的社会组织间的分裂隔膜所带来的仇恨与矛盾。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1973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近代文明史讲席教授,出版过《蒙塔尤》、《朗格多克史》、《历史学家的领地》和《巴黎-蒙彼利埃》等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道理大抵都听过
    从阶级背景和仪式含义两个方面解读罗芒暴乱,置暴乱于放纵规则的享乐、颠倒秩序的赛会(“王国”)、繁如牛毛的税赋及阶级问题中间,社会史和新文化史结合以廓清政治事件,叙事方式非常值得学习——当然也就意味着处理更多的史料。仪式中符号的本真性,在演绎过程中可能已经淡化了,但有时仍会沉渣泛起,引发政治上的想象,这倒是值得深思的。08-11
  • Adarkwalker
    熬过前半部分关于地籍册和税收纪录的详尽分析,作者不厌其烦地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终于迎来社会分析的炫彩段落,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将一个只有7000人口的法国小镇暴乱事件刻画得十分“精准”,不光有阶级结构的唯物主义思路,农业经济群体在节日里出现的象征符号和文化心理也总结出某种共性,狂欢和封斋是硬币的两面,在所谓的宗教国家形象下,宗教思想既可以为民主抗争提供精神食粮,也可以为特权阶层的专制话术保驾护航,也可以收获另一个国度里苦于异教文化的信徒,1582年利玛窦踏足中国肇庆,这时莎士比亚正在酝酿他的第一部作品,罗芒的乡绅律师还在引用亚里士多德和罗马法为第三等级的民众争取权益。02-18
  • 辄馨
    这本书本来可以揭示一些群众集体性事件的本质,但作者又要顾着“仪式象征体系对人类行为的指导”这个人类学主题,所以力气被两个方向扯散了。拆分开来看,还可以。10-19
  • 婷婷要做甜娘☆
    大赞,后面涉及结构主义分析09-04
  • 江湖险恶@铁嘴为王
    这部年鉴派经典不该这么波澜不惊的,对多类繁杂史料的解读分析堪称典范。01-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