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苏联远东考察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担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他开创了俄国文艺科普地方志流派的先河,曾发表六十余部作品,最为著名的即是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译者:西蒙,原名郑建新,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曾供职于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自1989年长期旅居俄罗斯,从事翻译和文化交流。著有《俄罗斯证人——目击历史漩涡20年》《在历史祭坛上:戈尔巴乔夫的命运》《多面普京》等及译作《达·芬奇传》。

内容简介


这部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壮美苍茫的原始丛林,险峻挺拔的山峰,纵横密布的河流,丰饶的动植物,暴风雨,暴风雪,生活其间的各民族的习俗、故事,以及探险队在旅途中的各种遭遇……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读到哪一部荒野之诗比《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更美,滋味更绵长、更丰富从容,也更激动人心。这部作品冷静而激越,实在难以超越。

——著名作家张炜

1.《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今天,这个问题甚至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突出。这也是阿尔谢尼耶夫的作品不断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津津乐读的原因。

2.作品属于俄语经典著作,文笔质朴,描写生动优美,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原著影响较大,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改编的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引起国际影坛轰动,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对黑泽明导演的影迷及文学、人类学爱好者有一定的号召力。

3.《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不少篇幅描述了乌苏里地区的大量中国人居民点,他们在这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开采业等经营活动。可见最早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是中国人,他们是乌苏里地区的开拓者,对这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资料对我们研究乌苏里地区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其报告既描写了美丽的乌苏里自然风景,也涉及了生活其间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的人文风情。在考察原始森林时,阿尔谢尼耶夫遇到了一位向导——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老猎人德尔苏对山林无比熟悉,能灵敏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是一部精彩的自然主义文学力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沈书枝
    2022所读。在乌苏里的原始森林中的考察,因为条件的艰难而更接近于探险。昔日原始森林生命力的繁盛,依附于森林和大海的人们的真实的生活,最动人的是德尔苏·乌扎拉身上所保存的原始的原住民的精神力,读完之后很久不能出来。是这一年最喜欢的自然文学。01-01
  • 乔峰
    从德尔苏出场就在等待他的死。他必须死。有灵的一切必须死。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10-17
  • 天鹅绒灰烬
    工业文明对人自然属性的剥蚀反映在德尔苏身上是一场拉锯战,最后以德尔苏的死亡告终。某种意义上德尔苏的意外死亡也是捍卫人自然属性所做的牺牲。在前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首要的,其次才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社会颠覆了这一传统,到处都是人与人的连接,而且这种连接都是虚伪且不真诚的。自由迁徙的能力,动手满足一切生存所需的能力这些统统消失殆尽,那么人还能称为一个自然人吗?卢梭倡导的天赋人权还成立吗?01-12
  • 低等游民
    细致的地理考察自有其历史价值,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地方已发生了变化。对我来说更具价值的是对沿途风土人情的细致描写,作者对一百年前在边境生活的中国人(李淳宾的那一段写的很好)、朝鲜人、乌德盖人以及赫哲人的深入观察和记录。尤其是几处对德尔苏·乌扎拉的描写(如木屋中留存茶米盐,雪夜扎草屋避寒,精准辨迹寻踪,敬畏自然的万物有灵)都给人深刻的印象,德尔苏与作者的分别与重逢让人动容,德尔苏、作者及家人最终的命运也让人唏嘘。PS:有两处巧合值得一提,一是作者曾经见过布宁,而布宁写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当然,此布宁非彼不布宁,此阿尔谢尼耶夫也非彼阿尔谢尼耶夫;二是作者行文中多次提及红胡子,而改编本书拍成电影的黑泽明,也曾拍过《红胡子》,此红胡子大概也非彼红胡子,但这些“巧合”倒也有趣。03-29
  • 新西兰108
    又让我再次的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德尔苏把森林里面的所有动植物都拟人化好像是游走在森林里的人们共有的感受,让我还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这么一群人活过,存在过。后记里译者介绍说他濒死的经历有六次,但是没有太多笔墨,倒是看到了很多大自然的美。辛苦了。借用一本书的标题做结尾吧,我在密林深处等你。02-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