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家葵,四川成都人,医学博士,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兼职教授,已出版《神农本草经研究》、《龙门药方拾遗》、(合著)、《中华医这文物图集》(合著)等著作,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医学篇作者,发表本草学、药理学、道教研究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陶弘景丛考》并非有关陶弘景生平、著作、思想的通论性文字,作者试图通过史料的考据,勾勒出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宗教家的、医学家的、书法家的陶弘景形象。书中每一条目,皆是著者深思所得,皆有文献依据,但绝无因袭之论。

全书分五个专题,分别为:陶弘景交游丛考、陶弘景著作丛考、《真诰》丛考、陶弘景书法丛考、新订华阳陶隐居年谱,另有附录两种:陶弘景传记资料汇编、陶弘景事迹类编。共约四十万字。

陶弘景交游丛考 陶弘景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宋齐更替时,陶弘景曾从刘秉、袁粲起兵攻萧道成,事败,乃转投萧齐,后因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492)上表辞禄,隐茅山修道。比至萧梁革命,早已退隐山中的陶弘景又积极援引图谶,以示拥戴。入梁34年,梁武帝对陶弘景虽恩遇有加,乃至《南史》对其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被迫出走远游,作为妥协,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本章以陶弘景交游人物为线索,对与六朝宗教史密切相关的几个重大问题,如梁武帝对三教的态度,陶弘景礼塔受戒的动机,上清派的传授次第等,略作探索。

本章重点结论有二:陶弘景之礼塔受戒,应是研究六朝佛道关系的重要问题,但从傅勤家著《中国道教史》以来,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将此事视为齐梁佛道交融的例证,而从未分析陶弘景礼佛的真实原因。我们认为,陶弘景此举实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者。陶弘景悼沈约诗“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应是陶弘景被迫受戒后痛苦心境的写照。而其入梁后对武帝之小心翼翼,如化名出走、与梁武帝论书、进《周氏冥通记》、两次自杀的举动等一系列事件,都可作为证明。就梁武帝而言,也从来没有把他目为“山中宰相”,乃至最后给予“贞白”的谥号,有意无意之间犯其父讳(父名贞宝,字国重)。


王家葵,四川成都人,医学博士,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兼职教授,已出版《神农本草经研究》、《龙门药方拾遗》、(合著)、《中华医这文物图集》(合著)等著作,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医学篇作者,发表本草学、药理学、道教研究论文数十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不文
    为《答谢中书书》做课,延看《陶弘景丛考》,人生悲喜,只可自欣悦,不堪持寄君。11-06
  • 重读了一遍。特别擅长理头绪。03-24
  • 菅原舜水
    重读一过,玉老立场鲜明,此是优点,同时也偶然带来一些盲点。09-09
  • wendy
    王先生是少有敢给六朝文献下判断的学者,以他的观点,此书与其新出《周氏冥通记校释》对读,确实有难言之悲怆。陶弘景一生,纵使天资过人,勇于探索,勤苦备至,欲求高蹈与超脱,也难逃世网网罗与信仰破灭。让我想起《玄奘的最后十年》。11-12
  • 鮀城書蠹
    对陶弘景的生平、著作、书法各方面都进行了考证,资料收集也很丰富,展现了一个立体的陶弘景。对陶弘景生命中关键的环节考证犹见功力。陶的初心绝非当与世无争的隐士,而是仕途不得意,但擅长观察判断局势,在35岁中年危机,眼看没有机会进中层,面对即将齐梁革命,及时转型为宗教领袖,引图谶拥戴梁武帝。后期面对梁武帝舍道入佛,忍辱负重受佛教戒律、保全教派,与梁武帝讨论书法不得不跪舔“圣人字写得真好,二王真差”……可见他与后来的玄奘一样,能成为发扬教门的关键都是借用了最高权力来背书,而绝非真的与世无争。所谓“山中宰相”其实是后代教徒的自我吹捧。12-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