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l749-1832)

内容简介

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暗里有光
    此书的阅读门槛不在于文化水平的高低,而是内在的感受力。那些情感钝化又善于简化人类关系的家伙永远不会感受到维特内心的挣扎反复,只会觉得他矫揉造作,并连带他心爱的女孩儿一同蔑视,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他人的灵魂指指点点,其实自己才是最可悲的生物。04-18
  • 阿芙洛狄忒
    并不是所有经典的“好”都能被普通读者看出来,因而名著需要导读,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即如此,一个青年因单相思自杀的故事再普通不过,为何风靡世界,让许多年轻人纷纷效仿?事实上我读完以后,也无多大触动。后来听邱晓林老师讲,这是“自然遭受挫败和毁灭的故事。”如何理解?维特是自然之子,受自然环境影响长大的他对已有未婚夫的绿蒂一见钟情,情感自然生发,但身为文明人,必用道德约束自我,自然在道德面前挫败。阿尔伯特是中庸的代表,“其内核是功利主义”,与自然相悖,他作为绿蒂的未婚夫,剥夺了维特爱绿蒂并与之结合的权利,这是自然在世俗面前挫败。邱老师认为,歌德一生探索的,远不是《浮士德》中的真理,而是“自我、自然和自由的关系”。作家最好的状态,是始终处在危险之中。02-03
  • lollollollol
    我是酒鬼和疯子,你们总是明智而冷静。02-13
  • 三日游侠
    你大可以用“舔狗舔到最后一命呜呼”这样的话术去评判,但这样的断言其实是一种感受力的缺失。世间事,没经历过就没有资格评断,甚至经历过也不能,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因为没有哪一种痛苦是浅薄的。作为一个和维特一样易于激动、高度敏感的感性主导者,我深知他在作品中必须死,因为最炽热纯粹的东西总要以最壮烈的方式跌得粉碎,不如此不足以呈现悲剧美。但文艺作品的职责不仅是感受美,也是对读者的情感教育:人不能对情绪挥霍无度,也永远无法在他人和幻想中寻找生命的支柱。少年永不回头,但我们总还想活下去。05-27
  • Skyhighflyer
    就是少年啊~(装帧美丽)12-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