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生于日本神户,1923年进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学习,主要在狩野直喜的指导下学习。此外还学习东洋电学。1928年4月,前往北京留学。吉川幸次郎是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京都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等身,尤以元杂剧研究、杜甫研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著称于国际汉学界。其主要著作有《尚书正义》《唐宋传奇集》《杜甫笔记》《陶渊明传》等。

内容简介

《我的留学记》为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专家吉川幸次郎的回忆录.内容包括:1.留学回忆.对于1928-1931年在中国北京留学期间的访谈回忆录,记载了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界的动向和北京南京等地大学著名教授的学风掌故.2.中国印象追记.对于当时接触的中国社会风情书坊书肆学者人物等的追记特写和理解评述.3.中国文学论.对于中国文学的总体性描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cys.tony
    只记住书中的一句话“中国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是也应看到,西方也没有产生李白和杜甫”07-23
  • 海边的小老虎
    吉川先生是1930年前后在北京留的学,可是当日中国的国共纷争、内忧外患、群情激昂,在书里都看不到,吉川的生活里有的只是琉璃厂的古书铺和教授烟斗的吞云吐雾。这是因为当时读书确实认真,两耳不闻天下事,还是50年代写回忆录时有意避而不谈呢?08-24
  • 恪彥
    第一部分,为访谈回忆,吉川颇萌,读来甚为有趣.第二部分,主要想摘除中日文化彼此的有色眼镜.第三部分,则是一些中国文学史论.总之,还不错的闲书.12-04
  • 临水
    日本学者大多仍轻视中国,做中国学的日本人很多都抱着替中国学者做中国学者做不到的中国学研究这样一种态度。但是,中国的学问还是中国人做得最好,所以,首先要听中国人怎么说,在此基础上再思考。ーー为这一态度,向吉川先生致敬。06-28
  • radiata
    通常我不会因人废书。但是,作为一个汉学家,我无法尊其为先生。辛德勇在《搜书记》中写道“这不在于他曾为侵华战争做鼓吹……而是读吉川氏的一些文章,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带着厌恶的情绪来专门挑剔贬斥中国文明的怪味,非常令人反感。”“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知名学者,在战争结束将近二十年后,难道还可以怪罪说是由于中国人没有能够理解日本文明的辉煌而自找的灾难吗?”11-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