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国诸家思潮,对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颇具反叛精神,被誉为“后现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

内容简介

巴塔耶的小说《天空之蓝》写于1935年,但直到1957年才由让-雅克•珀维尔(Jean-Jacques Pauvert)出版。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以主人公亨利·托普曼(Henri Troppmann)为第一人称,讲述了这个青年迷茫、绝望、耽溺酒色的黑色流浪生活。托普曼与三个女人纠缠不清:嘟蒂(Dirty),是位富有、轻佻、神经质又酗酒无度的美丽女郎;拉扎尔(Lazare),相貌丑陋的犹太女人,共产主义者、激进分子,随时愿为坚定信仰而献身;还有年轻、温顺的歌泽妮(Xénie)。故事开场于伦敦一家妓院,托普曼和多蒂一夜狂欢。随后,场景转向巴黎,托普曼向拉扎尔坦白多蒂的故事,以及自己种种不齿的痛苦与欲望。日复一日,醉生梦死,他在一夜宿醉后偶遇格泽妮,重病的托普曼得到格泽妮无微不至的照顾。康复之后,托普曼前往巴塞罗那,西班牙已在内战边缘,一场罢工正在孕育,战争的阴霾笼罩都市。托普曼收悉嘟蒂来信,得知她即将前往巴塞罗那与自己汇合;拉扎尔则谋划着向监狱发起进攻;格泽妮与托普曼的好友米歇尔相识……接二连三的动荡之后,嘟蒂和托普曼动身前往德国。故事最后,嘟蒂也离开了托普曼,主人公一个人在法兰克福,看着少年纳粹游行,预示着时代的剧变即将到来。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庄蝶庵
    这是巴塔耶的超级黑暗暴虐之歌,以疯狂的世界为背景,深陷文明崩溃边缘的敏感的青年,以完全的堕落姿态、绝望姿态、自残姿态,向烂熟的文明发动反噬。情节中大量颠覆性的想象、对欲望近乎赤裸裸的呈现,使这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文本,至于今日都能绽放出先锋的魔力。迷人的还有小说中所用的哪种对话方式,优雅的框架里容纳了疯狂的言辞,造成震撼的张力。小说直接叙述了西班牙的内战、纳粹的崛起,更是以小说曝露史官一般的冷静。这是巴塔耶的政治声明,甚至也可以说是巴塔耶对西方文明的否定性判决。07-26
  • 阿伽墨得
    公平讲,除去刺激感官的猎奇因素,前言中提到的巴爷试图通过本书实现的那些文学理想(对以不同的技巧削弱已知形式之厌倦、发现小说基准、解释生活多面的真实、越界、激起狂暴的呼唤,等等),一本哈代的《还乡》就秒了。非要谈文学性这也就是一cult片剧本水平以上。法国人的小格局充分体现,怎么就跳不出“面色苍白的哲学家与他们永不放过的萨德”小圈子呢(一种沾染哲学气味的高级“媚俗”,内行身份识别仪,书生气天真的“见之则喜”)。回到前言再看,原来巴爷被靠他吃饭的理论骗子之吹捧(“真正的法国作家”)给忽悠了,倒霉孩子。06-08
  • 恶鸟
    巴大爷还是不要写小说了12-18
  • 赵松
    巴塔耶在写小说,却又像在制造某些意念的结晶体,非同寻常的高温熔炼是不久之前的事,现在留下的是冷净明朗的视界。他的每个句子都是提炼后的坚硬透明的晶体,其中隐藏着很多异常的东西,欲望的、暴力的、失常的、虚无的......01-04
  • 远方の夏
    还是更喜欢正午之蓝的译名。这本感觉有点力度不够啊,不知道是不是中文版有删节?05-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