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礼 资深媒体人,先后任行业、人文和科学期刊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主编出版有《晋回忆——人文地理的历史之旅》、《民国前传》、《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等书籍。---------------------------------
方曌 毕业于剑桥大学,民间历史学人,曾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在多家媒体、刊物有中英文作品发表。研究兴趣主要是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和军事现代化。
----------------------------------------------------------------------
《历史学人》其他作者介绍
沈志华 中苏关系史、国际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有:《冷战五书》、《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等。
杨奎松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生于北京,先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著有《革命》(四卷)、《开卷有疑》、《忍不住的“关怀”》等。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研究方为中国学术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化史等。代表作有《1898年中国故事》、《晚清二十年》、《1911年中国大革命》等。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湖南衡阳人,1977年出生。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的传播媒介与知识群体之互动等。著有《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等。
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剑桥大学近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代表作有: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in Power, 1933-1939等。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若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十字路口上的美国》、《政治秩序的起源》等。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中国史研究专家,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多部有关中国历史的书,代表作有《追寻现代中国》、《王氏之死》、《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等。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 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燕京学社社长。1948年生于上海。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方向包括: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美国的中国问题等。代表作有《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华工的叛乱者与革命者》等。
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 生于1933年9月,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其后转向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代表作有:《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现代中国的起源》、《故乡:海外华人历史的思考》等。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