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文杰,198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1年至今,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的教学研究。近期的研究论题包括:晚清政治制度史、近代国债、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

内容简介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的道路,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这种全新的“职业”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的研究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李文杰,198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1年至今,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的教学研究。近期的研究论题包括:晚清政治制度史、近代国债、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納蘭逸蕭
    3.8星。关于晚清外交制度史比较详尽的研究,包括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和驻外人员三部分内容。当然从制度看,晚清外交的突出问题是外交官员是差使而非职缺,即非职业化,进而导致外交官外语能力的不足、任内碌碌无为、相当一部分官员借助总理衙门为跳板谋求升官、驻外使节对国外情报搜集的低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但要完全解释这一现象就远非制度史研究所能解决了。作者中文史料爬梳颇不易,但外文方面就显得不足,且文字上也较枯燥,与其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不过本书也算是近年来中文学界关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两个机构研究的较佳著作了。03-29
  • 维舟
    功底扎实,叙事缜密,可谓沉潜者。不过似可从这一个案出发,与更大的理论对话,而不仅限于近代外交史范畴06-16
  • Tradition
    茅海建的学生作品,史料上详尽的很。茅海建,唐启华都是同类型人,史料第一,故也谈吐甚欢。当然制度史之类书籍都极为枯燥,我一天翻完09-25
  • Kilimanjaro
    资料翔实,理据充实,但就是缺乏那种让人耳目一新,却又不落窠臼的结论与分析。09-06
  • 王荣欣
    这本是历史学著作?全书没有人物,只罗列了一堆资料,辛苦了。读不到任何史事,这些人和历史事件的关联体现在哪里?没有人,没有事,没有味道。08-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