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托马斯・德・帕多瓦(Thomas de Padova),1965年生于德国,曾在波恩和博洛尼亚学习科学》、《晚八点后的知识》、《世界的奥秘:开普勒、伽利略与度量天空》、《独自对抗重力:爱因斯坦1915-1918》等。本书是中文世界首次引进他的作品。

内容简介

艾萨克·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围绕时间的本质展开的重要讨论标志着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这发生在机械钟表的精确度跃升的时代:摆钟和精密怀表问世后,私人计时器在大城市的市民阶层中迅速普及。科学评论员托马斯·德·帕多瓦借助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引人入胜的传记,铺陈出我们理解时间的历史。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时间是如何在十八世纪来临之际变得无所不在,并成为自然研究的中心课题的。简而言之:为什么近现代(德文“Neuzeit”,本意为“新时间”或“新时代”)是名副其实的。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akura、
    想听实话么?这个什么索恩系列就是坨社科文献都扶不上去的烂泥:从封面到装订到排版都反人类审美的烂。我几次想问这个叫段什么什么的编辑对自己做的这坨东西那股蜜汁自信是哪来的?我再提醒一遍,书的第一功能是读,这一点不能保证你跟我花里胡哨扯什么美感?你哪来的幻觉认为你设计的东西读者上一次当后还能买单?祖宗发明线装书是为了解放双手,一本20万字的书今天被你们扯成500页不论读还是看插图都相当费劲。不会做书远学汗青堂理想国近学甲骨文。另外,这编辑也蛮有意思的,微信还玩单删,还记得当时微博私信求我们加你的时候啥样吗?这嘴脸真是有点不好看啊,不论是恰饭还是做人。01-02
  • Amo Wu
    时间的“相对性”其实是为了维持因果关系的“绝对性”所带来的。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可以说,莱布尼茨的观点在现代物理学中胜利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假如现在有一个外星人向你发射了一束“超光速”的激光,因为它速度比光速还快,所以在你看到外星人向你发射激光之前,你就已经被激光击中了。那这就出现问题了,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被破坏了。你看,只要我们的速度足够快,我们可以在出发之前就到达目的地,我们可以看到玻璃杯在掉到地上之前就已经碎了,看到死者在凶手开枪之前就已经死了……一旦允许物体运动的速度超过光速,这些荒诞的场景都会出现。10-14
  • 盛世未眠客
    回过头看,我觉得自己并非翻译本书的最佳人选——毕竟我不大懂现代物理,对科学史和哲学也知之甚浅。于是,我只好用自己对欧洲史的兴趣和力求完美的态度来弥补专业领域的不足。如果有可能再版的话,我会补充一些科学领域的译注,同时改掉几个错别字。希望大家喜欢。欢迎批评指正。(我在豆瓣读书栏目维护期间不小心修改了一下标签,不料这段话连同原先的30多个“有用”都消失了,只好重发一次)10-28
  • 王紫
    双线叙事,原作很赞,翻译很棒!07-25
  • 寒露
    郎园图书市集淘书,酣畅淋漓。牛顿的绝对时间与莱布尼茨的相对时间,科学史事件背后看到了英德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德国人将客观的时间嫁接进入历史目的论和宗教之中,弥合主观与客观的努力原来早在自然科学史就已开始,而这已经预言20世纪的起源?10-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