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范兆飞,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旨趣是中古士族社会、中古阶层流动与北朝政治社会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魏南北朝墓志笺证”,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译著《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中西书局,2016年),先后获山西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唐研究》《文史哲》《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内容简介

《西方学者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荟萃了西方著名汉学家杜希德、姜士彬、伊沛霞、葛涤风、陈美丽、霍姆格伦等先生研究中国中古时期高门大族和统治精英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门阀士族作为中古时期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对其本质究竟如何认识?是贵族政治,皇权政治,抑或官僚政治的变态?西方学者综合利用传统文献和新出资料,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方法,从社会流动、大族人名、地方基础、政治权力、姻亲关系、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尤其对于门阀士族的延续性、稳定性和权力构成进行讨论,各申己说,交互辩难,展开极为有益的探索和争论,构成中古士族研究百年学术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西方学者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既是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古士族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也期望借此推动中古士族社会和中古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范兆飞,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旨趣是中古士族社会、中古阶层流动与北朝政治社会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魏南北朝墓志笺证”,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译著《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中西书局,2016年),先后获山西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唐研究》《文史哲》《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文在兹
    霍姆格伦和姜士彬的文章不错12-17
  • 越石赋扶风
    所选论文有的过于冗长了,讨论南北朝青齐豪族和赵郡李氏两篇论文不错,隋之前战乱时代士族凭借乡里根基和强大的母族还有纵横的资本,但是到黄巢起义,脱离家乡的士族如乱世浮萍,只能任人宰割。毛汉光的观点还真是不易之论。赵郡李氏这个郡望也很有意思,李德裕所在的赞皇一支在唐代成为主流次级郡望,而柏仁、平棘迅速没落无闻04-26
  • 中世与近世之间
    杜希德和姜士彬的文章还不错。不过我个人对于西方学者明清以上领域的研究颇不看好,感觉他们那套方法理论无法驾驭史料少的领域。特别是中古史,说白了只能玩中日学者剩下的,虽然从时代来看,填补空白的意义不能低估,但除了便利国内外语不好的学者直接引用外,方法论问题意识的启发一类自欺欺人的话还是算了,毕竟编者承认过像谷川、川胜一类引发过极大影响的理论对于国内也没什么影响,毕竟建立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学术话语体系下,再加上时代影响,可想而知了。都说中古史是最早进入学术史研究的领域,不过似乎掌握一门外语就可以另辟蹊径了,会韩语的也可以研究韩国中国中世史研究状况,至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别跑偏就行。01-12
  • Esto perpetua
    葛涤风研究人名一章,颇为有趣03-13
  • 东土大唐
    欧美学者关于中古士族的研究,与中国、日本的区别在于运用了各种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理论。部分翻译略有问题,如南朝谢氏个案研究那篇,把齐明帝萧鸾与王敬则的主语关系搞混了,研究南北朝对于基本史实还是要有所了解的。06-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