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为探究的艺术》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技术与环境中的艺术的另一种艺术史方法。《作为探究的艺术》着重寻找一种新的艺术概念,探索艺术家的不同角色,它们从跨学科生产与合作的新模式出发,讨论公共空间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发展。此外,马尔哈·毕吉特认为,讨论这些艺术作品的探究性质需要一种关涉“ 领域”的表述,需要将艺术视为语境下的一系列关系。她认为,这场“运动”可能最终为视觉艺术的新范式埋下了种子。《作为探究的艺术》以详实的材料与直观描述呈现的艺术家包括:杰克·伯纳姆、“艺术与技术项目”、克莱斯·劳森伯格、汉斯·哈克、罗伯特·史密森、詹姆斯·特瑞尔、罗伯特·欧文、艾伦·桑菲斯特、哈里森夫妇、白南准、比尔·维奥拉、保罗·瑞安,以及瓦苏尔卡夫妇等。

☆☆☆☆☆

真实的感知让人们暂时遗忘艺术的边界。——杨福东(《作为探究的艺术》随感)

除了描述和分析作品外,《作为探究的艺术》还讨论了艺术家的思想及其(有时是脆弱的)科学基础。很高兴(它)让我们看到一些早期的艺术—技术合作给科学带来的具体好处。

——Alan Dorin(艾伦·多林,莫纳什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系教授)

☆☆☆☆☆☆

“边界计划”是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2020年启动的研创计划,它深信艺术不仅能够,也必须在突破与划定边界之间不断追问和演绎。其研究出版的首个方向围绕雕塑与公共艺术,传递与艺术作为一个“形象”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相关联的普遍性问题。“边界计划”提倡一种“阅读”的过程,并与来者共筑一个无界却有形的生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Rapheal
    纸好图少,材料发挥似未充分11-19
  • 文化恐怖分子
    一些关键概念的翻译有点怪,比如object翻译成“物件”,有些英文名也没有遵循常规翻译,比如利帕德翻译成立帕德,范式转换翻译成转变范式,虽然都明白什么意思,但是搞不懂译者(抑或出版社责编?)为什么非要“独出心裁”,还有很多首次出现的英文名和专业概念也没有标注英文。从内容上看,这本书也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作者对于各种案例的分析缺少更为系统和清晰的框架,尽管本书一开篇就聊到了系统论。文中的案例叙述干瘪,各种引述材料有堆砌之嫌,尤其是最后的结语部分。整本书给人冗长却无法深入之感,某种程度上译文(也许是原文?)的学院式行文也让阅读体验不佳。也许目前科技艺术本身尚缺乏成熟的分析模式,但这本书显然远逊于这系列另外两本书的学术成就。04-08
  • /
    工作关系读了一下,艺术家名单偏颇,生态艺术章节极为陈旧,可怜的两个女性艺术家仅在夫妻档艺术家组合中出现。09-17
  • 前现代电影大师
    1.对新材料、新媒介的利用2.对新观念、新主题的表达3.艺术代科技(的梦)04-08
  • hit1995
    适合补齐系统性装B的短板,顺便增强文化自信。读书乱感:一堆西方艺术理论家在创立发展阐述自己的观点时都创造或引用了大量其他领域的专业词汇,这些词汇大多都是独立的(因为拼音文字的缘故),所以显示出越来越成为“圈内人”才能了解的“自生系统”特点。脱离了公众的认知与参与,陷入了一个资本驱动并定义的艺术创作模式。和西方文字与文化有显著区别的中国文化中,由于中文与汉字的表意功能,呈现出天生的连续与开放性,即不懂的公众也可以望文生义某种程度的理解不了解领域的概念,这在西方定义与主导的当代艺术领域就出现了在翻译过程中把西方割裂的专业词汇,在中文表达中出现了新的连续性关系(不一定是译者的主观)。05-3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