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兴军,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2004年加入新华社。历任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经济采访室主任等职务。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任新华社孟买分社首席记者,现为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

内容简介

记者张兴军行走于中印两国之间,目睹真实的印度与国内流传的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间,他经历了印度的大选,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蓬勃发展;造访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路边小贩、出租车司机、工厂老板,到教师、学者、电影明星,还通过在印华人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真实的印度,见证了古老的大国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下的断裂与新生。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邻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镜子。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加强大,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并从自己的角度直接观察世界,而不再通过他者的转述。作者对于印度的观察,正是基于以上两点,不但要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印度,还要“用自己的眼光,认识他人,认识世界”。“某种程度上,这不仅关乎我们如何看待印度,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如何看待世界并与之相处的折射。”张兴军,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2004年加入新华社。历任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经济采访室主任等职务。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任新华社孟买分社首席记者,现为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anyboy
    3.5星。新华社记者写印度,倒是平易好读,就是官方色彩较浓,一些敏感话题也没有展开,可能也有不得已的地方吧12-15
  • 子不语
    确如作者所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效沟通了解不多03-14
  • (●—●)
    新华社记者在印度的感想集 长见识 3星半03-14
  • 虾米
    先前看的《新镀金时代》,主要聚焦经济、腐败和上层阶级,是从俯瞰的角度看印度。这本《断裂与新生》则将镜头对准普罗大众,涉及民生、教育、农业、征地、就业、投票、大众娱乐等底层现象,更具烟火气。鉴于中印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刻板认识,作者将重点放在揭示印度社会种种“奇葩”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反映特定语境下的逻辑结构,以证其自有合理的秩序。或许也因为考虑到中印之间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关系,作者对一些问题刻意一笔带过,以免妨碍两国友好的大局。如此一来,很多对印度印象的阐述,作者有话题意识而无问题意识,很难从表面刺入和探讨其内里和实质,欠缺深度。加之作为驻外记者的立场,文字偏于官媒发言人的调子,很少个性色彩。总的说来,此书与作者钦佩的奈保尔《印度三部曲》,尚有一些差距。03-15
  • 重金属海王星
    2024年NO.5全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句“在印度,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起码确实很好地概括了2023年之前的印度,新冠对全人类各方面带来的冲击又确实让人相信我们在经历的就是“疫情前”和“疫情后”的截然不同的历史节点。而印度,作为陌生而又熟悉的领居,我们对它的关注度可能仅次于美国、日本等等。作者虽然是有带给读者“更真实的印度”的野心,不过也许是基于个人的视角和职业的缘故,也并未做到“厘清”甚至“反转”充斥网络的对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领居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记者的敏锐和洗练又不失温情的文字,比之新闻中看到的印度更加贴近,又比电影中的更加真实。02-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