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和英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他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世界史的构造》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于2004年由岩波书店出版。

内容简介

后现代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已有英、德、韩、法等数个译本,影响广被东亚与欧美。

作者主要以日本明治中期(1880—1900)前后的文学为对象,抓住“言文一致”这一语言变革运动与明治国家体制——议会、法制、医疗、教育、征兵制度的建立之同步关系,考察了文学在语言形式、思维方式、文体表现等方面全新的观念之生成过程。全书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探讨了“风景的发现”“内面的发现”“儿童的发现”“病的意义”“自白制度”等,考察它们如何以“颠倒”的方式与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一系列制度一起诞生。作者的批评范式以及对核心观念的提炼与表述影响深远,自三联2003年出版中译本以来,已成为国内批评理论领域的必读书目。

本次翻译以2004年作者对讲谈社初版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删和修订后推出的“岩波定本”为底本,相对于初版,这个全新译本“几乎成了一本新著”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和英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他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世界史的构造》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于2004年由岩波书店出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eaHoney
    时至今日,这本书本身也成了某种“风景”,然而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本著作本是以一种论争性、解构性的姿态出现的,而在今日却成为学者们频繁征引而不加考辨与反思的“经典”,我想这大概也是作者本人不愿意看到的吧。从理论谱系(虽然柄谷行人自己走的并不是这个路线)上来说,巴赫金、弗洛伊德与福柯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安德森,然而学界的大流却似乎追随译者而略有“跑偏”。本书再版数次,作为论辩对手的中村光夫《明治文学史》却几乎无人关注,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个问题,和学界当下的某些趋势相合。翻译上的问题,例如“非亲和化”还是译为“陌生化”为好,巴赫金等著作的日译者的名字几乎都删去了(我觉得应该还是保留为好)等等。04-28
  • 马默旌
    马克思主义底色和后结构主义影响。标题容易引起误解,实际上正如作者所说,他把标题中的每个词都放入引号来反思。柄谷意在摧毁“文学史”,即把明治初年文学放到现代国家成立的诸种“装置”下理解,展现文学现象和日本政治的复杂共生共谋关系。“风景的发现”是纲目,所谓“风景的发现”隐喻着将原来没有的东西(如“内面”“自白”)叙述为不证自明的建构行为,而这种行为和日本走向现代是相伴而生的,这一思路从实例上再次说明文学并非空中花园。柄谷此书也是一本西方理论点鬼簿,但出入自如并做了批判,如扬弃《疾病的隐喻》尤好。中日都历经了“浓缩”的现代化进程,以此审视现代化中的遮蔽,是本书最大启示。附序中指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闭环,眼光毒辣。阅读不需要日本文学和日文基础,虽然看完又迫切地想学日语了!总之强烈推荐!01-18
  • 隨安室
    乃觉岩波定本不及讲谈社本好,改动的部分已经失去了思想的生长性,而成为凝定的东西。07-20
  • 墓岛GRAVELAND
    “进化”不过是一个妄想,柄谷行人以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方式考察了日本近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ー自然主义之形成:对于风景,内面,儿童的发现,关于“言文一致”,透视原则背后的资本—民族—国家,这种民族主义是西方式的“日本”想象,正如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实际上来自于意识的自由联想。这里柄谷行人使用“透视装置”一词,“装置”不同于机器,是同一性的。因此,《日本》重启了前明治文学的巴赫金式“祝咒狂欢”。和萨义德及其他后殖民著作一样,《日本》具有一种去西方化的“本地主义”倾向,而柄谷本人也对于后现代ー现代之对比从未提及,使得《日本》一书完全朝向了现代主义。05-03
  • 林窗
    师门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学期,读完只能说它不值得这么细读,还是去读福柯吧12-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