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爱德华·J.巴莱森(Edward J.Balleisen)
杜克大学历史和公共政策系副教授、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副教务长。《航行失败:内战前美国的破产和商业社会》(Navigating Failure: Bankruptcy and Commercial Society in Antebellum America)作者。

内容简介

♣一部从未停止与骗子角力的美国商业史

♣一部在商业创新和欺诈之间反复试探的商业史

♣一部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的商业史

.

两百年来,我们是否依然落入一样的骗局?

创新,究竟是商业的天使,还是欺诈的魔鬼?

.

《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强烈推荐

2018年商业史论坛拉尔夫·戈莫里奖获奖作品

.

美国对于很多热情的支持者、精明的商人和彻头彻尾的骗子来说常常很具吸引力。对商业自由的崇拜使得区分激进的推销术和不可接受的欺骗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创新前沿时。与此同时,竞争压力往往迫使一些受人尊敬的公司也开始采用欺骗手段。最终,欺诈成了美国商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骗局》中,爱德华·巴莱森追溯了美国的商业欺诈史——以及从未停止的与欺诈的斗争——从P.T.巴纳姆时代到查尔斯·庞兹和伯纳德·麦道夫的时代。

从19世纪早期美国法律界支持的“购者自慎”出发,这本史无前例的著作描绘了从镀金时代到新政时期,再到“伟大社会”时代,现代监管机构如何缓慢又零碎地发展,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它最终到达最近的放松监管时代,放松监管带来了一连串代价高昂的欺诈问题,包括储贷危机、公司会计丑闻和最近的按揭市场的溃败。

通过追溯美国如何与欺诈斗争,以使经济生机勃勃,而不被欺诈所侵蚀,《骗局》提醒读者,美国的资本主义建立在社会信任这个不稳定的基础之上。

.

“文明的每一次发展、每一个社会变革、每一项引人注目的发明,都带来了一种把钱从傻瓜口袋里掏出来的新方式。它可能是,并且通常只是旧骗局演变后的伪装,但它对于受害者而言,确实是新的,因此是有效的。”


爱德华·J.巴莱森(Edward J.Balleisen)

杜克大学历史和公共政策系副教授、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副教务长。《航行失败:内战前美国的破产和商业社会》(Navigating Failure: Bankruptcy and Commercial Society in Antebellum America)作者。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Xitao
    很明显这是刷的分,某音推荐的垃圾读物,现在某音代替了,罗胖子和樊某,推荐垃圾图书,毫无干货,只为赚钱,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书。只有两个案例,剩下的就是从历史和伦理角度瞎分析,太墨迹!不推荐。12-02
  • 求知
    这分为什么这么高?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著如此,条理混乱,逻辑不清,没有收获10-18
  • 雾凇
    既是美国商业欺诈简史,也是美国反欺诈进化史。从200年前只强调“购者自慎”到如今对“卖者自负”的共识,针对欺诈行为责任理念的转变,反映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反欺诈行动的成果。08-29
  • 阿袖
    责编马克。可以说是这几年所做的书里很喜欢的一本。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美国商业史上出现过的骗局,可能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而我们,同我们的前辈们一样,落入同样的骗局。那些新瓶装旧酒式的骗局并没有在我们的基因里留下吸取教训四个字。虽然说这本书是美国商业欺诈简史,但是扩展到世界也未尝不可,它不过是世界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且是一个行进中的缩影。当一些处于模糊地带的营销做法,也被一些寻求扩张的可信赖的大企业所采用,变成商业主流时,人们更加难以分清商业创新与商业欺诈之间的界限。那些看着“独角兽”们从神坛跌落的人们,和将它们捧上神坛的未尝不是同一波人。他们在之初追捧,之后唾骂,然而下一次风口再来的时候,依然会奋力跳上那一趟不知是开往创新明星还是欺诈恶魔的列车。只要商业不眠,欺诈永不眠。07-16
  • 武僧
    翻译太烂了,这种质量的文字拿出来卖钱就跟这书名一样了。书钱就当施舍给乞丐了~12-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