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詹姆斯・索特(James Salter,1925—2015),美国著名小说家、短篇小说作家。成长于纽约曼哈顿,毕业于西点军校,做过空军军官和战斗机飞行员。1957年出版长篇小说《猎手》,后退役全职从事写作。

内容简介

日子如锡皮般纷纷砸下,所向披靡的晨光漂白了他的眼珠。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邓安庆
    很奇特的阅读体验,如此短的篇幅里,视角腾挪,在非常小的叙事空间里荡出了多维度的叙事视角,或者换个说法,多维度叙述压缩在成二维叙述平面,需要读者去给这个平面吹气,恢复成立体的故事。序言中说“他的语言既剑省又丰沛……凡是被他描述过的事物,都有更多被唤起”,的确如此。12-28
  • 粟冰箱
    同为“极简主义”,卡佛(他自己不是很赞同这个词)是把一大桶铁灰的水泥泼在污秽的墙上再不厌其烦抹平修整,造成简单却凝重窒闷的感觉。而索特则要精致高雅轻盈得多,像某种性冷淡的不显山露水但贵死了的装修,沉沉的乌木桌子边缘放一个倾斜、晶亮的玻璃杯。诗意而柔软的迷离,流光荡漾。翻译很好,但最后一篇出现了个“唉着气”这样的奇怪表达。《二十分钟》可以跟安妮普鲁《驴的证词》对照着看。01-24
  • 毒妇脸少女心。
    索特有着脱缰运行的写作思维,但呈现出的状态却是另一维度上的高度现代主义的精炼。每个故事都不一定有一个人间值得的结局,这样的故事读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我们本该让这暮色卷走、吞没。爱情故事的占比不小,在跳剪般的敏捷中,都是我喜爱看的短句。索特很擅长把爱欲表达得像是从钟摆里流泻出来的,从现实纷杂的敲击声一直到记忆深谷的跫音。想象之内,就这样在散步、在吃饭、在发梦,在图书馆、在海滩边、在炉火前,他和她这样发展爱、那个人的人生和理想走向破灭……悄无声息地最后再荡进酣沉的幻境。01-11
  • 欢乐分裂
    短篇的结构和体量,长篇的意蕴和留白背后的广大场景,跳跃简省的行文很有画面感;读索特时会拥有一种悄然袭来的静默疏离感,心境变得整洁而默然,怀着克制去贴近那一个个几乎不足以称为“故事”的故事——他们拥有充斥着失望的人生,他们是“伟大而一成不变的秩序的一部分”,他们不知世界的光亮在何处,他们想到“世上存在不劳而获的幸福”就想呕吐,他们置身于“伟大生活的洪流”,一切都在缓慢而强烈地流动着,所有人都在“接近宇宙的核心”。一颗新行星被发现,一个孤独的人在夜里认出词语的声音,一个失败的创作者看到一场过去时的大火——暮色将至,日常的废墟里涌动着无波的恐惧。01-17
  • 赫恩曼尼
    从读《光年》开始,就被詹姆斯·索特清冷简练的风格深深吸引。他就像一位出手干脆的速写大师,一句话就能写尽一个人的境遇,三五句环境和氛围便跃然纸上。他的作品很难去概括情节,情节就像人物的命运,潜伏在他们举手投足之间。01-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