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米切利希(1908—1982),德国心理学家。1960年,亚历山大和他的妻子一起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所,致力于身心医学研究。他从1966年到1973年于法兰克福大学任心理学教授一职。1969年,亚历山大被授予德国书业和平奖。1973年,亚历山大被授予慕尼黑文化奖和威廉•洛伊施纳奖。
玛格丽特•米切利希(1917—2012),德国心理学家,被誉为“德国精神分析的大夫人”,主要研究女性权利、女性性征和战后德国的国民心理。玛格丽特于1990年被授予法兰克福荣誉市民奖,2001年获得联邦十字勋章,2005年获得法兰克福市托尼•圣德奖。
从20世纪60年代起,除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外,米切利希夫妇还在战后德国的智力辩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使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纳粹德国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德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这本《无力悲伤:集体行为的原理》便是他们*著名的成果。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向勒庞《乌合之众》、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致敬之作;

 心理史学研究,以精神分析为尺,量人性、量社会、量文明;

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童俊、李小龙、李孟潮倾情作序推荐。

◎名人推荐:

正是有了像《无力悲伤》作者这类深刻反省过去的德国人,有了能对波兰人民下跪的德国总理,德国人民才有勇气面对人性之恶,用一些有形或无形之物记住那些给犹太人民、欧洲人民(包括本国人民)带来灾难的罪恶。在这一点上,德国人民是有勇气的。他们在防御机制的运用上,抛弃了原始的否认机制,选择了面对过去。这让人在面对人性之恶时生出希望之光。

——童俊

IPA认证精神分析师,武汉市心理医院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

◎内容简介:

《无力悲伤:集体行为的原理》是一本精神分析领域的经典著作。作者米切利希夫妇在社会观察中发现,战后德国人民主要表现出两种行为模式: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否认、隔离纳粹历史;积极投入经济建设,漠不关心民主政治。作者认为,正是对过去的否认造成了现今德国人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无所作为。以此为切入点,作者论述了禁忌、偏见心理、身份认同、人类对文明的适应、道德的相对化、自我的发展等人类生存问题,描绘了一幅关于未来社会的图景:人的批判意识、共情能力、智识达到很高水平,新自我、新道德、新权威、新认同业已建立起来。

阅读《无力悲伤》,你将知道:

 为什么德国人对纳粹历史的心理否认反而促进了德国厨具制造业的繁荣?

 为什么二战后,教师这一职业从德国人“曰取想从事的职业”榜单上消失了?

 为什么说“人对待人像狼对狼一样”反而是在颂扬人性之善?

 为什么说为了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不只要鼓励孩子表达爱意,还要鼓励孩子表达恨意?

如果说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个体进行的心理疗愈,那么米切利希夫妇及其所写的这《无力悲伤》则更像是针对一个国家进行的心理疗愈。这《无力悲伤》出版后引起了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的广泛讨论,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举报


亚历山大•米切利希(1908—1982),德国心理学家。1960年,亚历山大和他的妻子一起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所,致力于身心医学研究。他从1966年到1973年于法兰克福大学任心理学教授一职。1969年,亚历山大被授予德国书业和平奖。1973年,亚历山大被授予慕尼黑文化奖和威廉•洛伊施纳奖。

玛格丽特•米切利希(1917—2012),德国心理学家,被誉为“德国精神分析的大夫人”,主要研究女性权利、女性性征和战后德国的国民心理。玛格丽特于1990年被授予法兰克福荣誉市民奖,2001年获得联邦十字勋章,2005年获得法兰克福市托尼•圣德奖。

从20世纪60年代起,除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外,米切利希夫妇还在战后德国的智力辩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使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纳粹德国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德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这本《无力悲...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青灯古卷
    无力悲伤的反面是对近代的悲情叙事,历史的被害者可能会成为妄想狂,用投射与贬低的方式进行防御,在夸大他者威胁的同时又贬低他者,从而理想化自身。这一理想化自我一方面投射到上古三代的遥远过去,一方面又疯狂于当下的实用绩效工具理性,规训与说教提高了成绩,却缺乏了理解与反思,空心化成为上下的普遍状态,轻而易举地被某种塑造出来的“崇高”他者所占据,其攻击性力量在向外奋击的同时,难免不会在某个条件下强烈反噬。希望不要有悲剧,然而却越来越令人担忧。02-13
  • missprejudice
    精神分析分析社会心理/意识形态早就有了啊,这本德国人分析战后德国国民心理的书籍就是代表作啊。03-02
  • 旁骛
    第一章最有价值对照的德文版,后面只浏览了译本。有点奇怪的是,前面的版权页信息显示底本是德文1977年版,但是译文里括注的概念是英语,德语版里没有。第一章里有几个词的翻译有些问题,bewältigen译为掌控,durcharbeiten译为修通,Rechtsprechung译为立法系统。两位作者对人性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如果德国人战后不采取心理防御机制,就都会患上忧郁症。“人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能根本不能通过启蒙运动摆脱,不成熟才是人类的常态。成熟要求能缓和、理解和融合矛盾冲突,但人类其实渴望卸下自己的理性重担。国民心理能不能顺利走向成熟,也很看因缘际会。所以令人感叹,魏玛“要解决的问题太新,涉及的利益冲突太严重,而共和国本身又太短命”,以至于它只让德国人感知到理性的无能。10-19
  • Hier Tanze
    把Trieb一会译成本能一会译成驱力真是让人很难受。米切利希关于战后德国人无力哀悼的剖析非常深刻。元首的幻灭使得德国人丧失客体,进入忧郁程序,朝向自我枯竭;然而,德国人通过无意识地撤回对第三帝国的所有认同,避免了自我贬值。这表现为两种防御机制,即遗忘纳粹过往和政治冷漠。在这一防御机制下,德国人缺少对受难者的共情,强调自己只是普通德国人而非纳粹,或认为只是一种被误导了的服从,甚至认为自己也是纳粹的受害者。通过这种方式,德国人避免了忧郁,减少了哀悼。然而,这意味着并没有真正修通,德国人依然充满偏见(如对共产主义),导向了攻击-毁灭的客体关系,德国现代史书写也成为了禁忌。米切利希希望通过重复和批判内心冲突克服驱力和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力量,直面哀悼,体验和回忆关系的矛盾性,并在结束后更成熟,容纳现实。04-12
  • 比老师
    有的句子翻译得不行啊,长句太复杂很混乱。很多都是重复的观点,不过还是很好的,对现在和之后一个道德观念以及权威,如何面对权威这些说得挺好,然后有的时候不要去分析一个制度或者现象表现了什么,而是应该去想怎么来的,它的潜藏的动机,从本质分析更好,但是对于现在发展迅速的时代来说,作用微乎其微吧。12-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