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塔米姆・安萨利

内容简介

塔米姆·安萨利是一位阿富汗人将无法生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麦心
    书里有个隐喻印象深刻,是阿富汗某一代王(大王?……)说的,“阿富汗是个木勺,在列强手中争来抢去,有时候还被丢到地上。列强来回,阿富汗永远也摔不烂。”但即便如此,阿富汗还是遍体鳞伤。我小时候读兵法,知道绝地求生(这是兵法?……),小国要在列强环伺的场域求存,只能运用高超的外交手段去纵横捭阖,去做那一个撬动大国均势的支点。比如十九世纪梅特涅主理外交的匈牙利,可惜阿富汗不是匈牙利。文明的冲突让阿富汗在西方强国的战略撕扯中挣扎求存,以至于唯一值得骄傲的点是,我绝壁完不了,最多惨一点,你们谁来都得被拖垮,然后换庄。这是阿富汗的悲哀,也是它最后的倔强。没有一个民族愿意自己永远生活在乱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个和平富强的阿富汗。11-13
  • Fenng
    今天,阿富汗总统下台,塔利班拿下喀布尔。在这样的日子,读完了这本书。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阿富汗人民有机会过上好日子。08-15
  • 污首阁下
    之前在书店曾读过这位作者写的《中断的天命》,如今入手了这本讲述阿富汗的书。严格的来说,这本书并非历史著作,加入了更多主观化的考量,假如作为一本历史著作可能是要收到诟病的,但是如果作为对自己祖国的回望与念想却又是恰如其分的。这本书的重点是放在阿富汗的近现代史,绝大部分篇幅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时代(冷战以及后冷战时代),从内容的均衡角度来讲是欠缺的,但是却抓住了读者感兴趣的时间点进行阐述,所以有利有弊吧。本书适合初步了解之用,但不是严谨的历史著作。12-27
  • 原教旨托利党人
    本书是阿富汗民族背景学人和美式非虚构叙事与全球化时代精英学者视角的完美结合。作者很好的吸取了二元身份的长处,他非常熟悉阿富汗社会的社情世故,同时善于以当代三观、全球化视角和紧跟时代潮流的方法论看待并分析问题,还摒弃了两种学者常见的缺点,避免了本土派学者的土鳖、狭隘自大、不擅叙事与分析、传播技巧,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东方问题常见的通病——雾里看花隔靴搔痒、流于浮萍、观念现行的弊病。这本通俗非虚构读物,很多记事都是并不严谨的“据说”,但无疑是一部了解阿富汗社会和阿富汗近现代史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06-22
  • Fal Conde
    阿富汗之所以能成为阿富汗,固然有18世纪王朝周期性发展因素在内,但更多还是英俄大博弈的产物。各种强权在此折戟沉沙。可以说,只有在帝国干涉的前提下,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才能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阿富汗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恰好处在英俄扩张交界区域的位置,让它获得了比布哈拉汗国或尼泊尔更好的命运。然而一战之后苏联取代沙俄,以及二战后英国在南亚的彻底退出,最终打破了这种平衡,由此造成的区域性势力真空,很快为独霸中亚的苏联所利用,成为1960-1980年代阿富汗遭到干涉,加速动荡,乃至最终滑向内战的导火索。1990年代,当苏联本身也崩塌之后,成为三不管地区的阿富汗最终沦为鸦片和恐怖的温床。美国在911之后企图通过军事干涉解决这一问题,但除了扶持出又一个喀布尔市长式的“总统”之外,几乎在此地一无所获。08-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