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
赫尔曼·黑塞(德语: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卡尔,1962年8月9日逝世于瑞士蒙塔尼奥拉,德国小说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的主题是个人努力打破既定的文明模式,以寻找本质的精神和身份。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斯宾诺莎、亚瑟·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以及历史学家雅各布·伯克哈德都是黑塞影响最大的作家。“但它们对我的影响不如印度哲学,后来还有中国哲学”他说。
黑塞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致力于个人对真实、自我认识和精神的探索。他的主题通常是关于一个人努力从现在的社会关系中挣脱出,以发现内在更为真实的自我,并努力把握住这个意外发现的自我。
在20世纪60年代,黑塞成为了反主流文化最受欢迎的作家,尤其是在美国,尽管他在评论界的声誉从未超过他的受欢迎程度。赫尔曼·黑塞于1962年去世。
——————
译者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江苏省徐州市人,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史专门史、德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学术史的研究。除专业论著、译著、编著外,曾出版过《思想断章》(小品文集,2018)、《东西合集》(诗集,2019)、《思想小品》(小品文集,2021)等作品。

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赫尔曼的小儿子布鲁诺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疾病,1916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婚姻危机,妻子的精神疾病,使这位本已著名的作家兼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在这种境况下,作者开始创作了《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
在1922年所著的这部作品,也是其第九部作品,描写主人公悉达多在古老的印度追求他自己的三个重要历程的过程。从自觉的禁欲主义,通过自我放逐和视觉感官享受,最终内心的和平成为他追求生命的最终目标。用一种简单,诗意化的语言写就。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内心的自我,他踏上了自我寻求之旅。在享受了纵情欢愉的快乐与奢华生活之后,他厌弃了感官刺激的一切,来到那河边。在河边,悉达多终于觉醒,体验到自我与瞬间的永恒。

赫尔曼·黑塞(德语: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卡尔,1962年8月9日逝世于瑞士蒙塔尼奥拉,德国小说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的主题是个人努力打破既定的文明模式,以寻找本质的精神和身份。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斯宾诺莎、亚瑟·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以及历史学家雅各布·伯克哈德都是黑塞影响最大的作家。“但它们对我的影响不如印度哲学,后来还有中国哲学”他说。
黑塞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致力于个人对真实、自我认识和精神的探索。他的主题通常是关于一个人努力从现在的社会关系中挣脱出,以发现内在更为真实的自我,并努力把握住这个意外发现的自我。
在20世纪60年代,黑塞成为了反主流文化最受欢迎的作家,尤其是在美国,尽管他在评论界的声誉从未超过他的受欢迎程度。赫尔曼·黑塞于1962年去世。
译者: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江苏省徐州市人,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史专门史、德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学术史的研究。除专业论著、译著、编著外,曾出版过《思想断章》(小品文集,2018)、《东西合集》(诗集,2019)、《思想小品》(小品文集,2021)等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Gaby卢啦啦
    樊登。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书。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但总有殊途同归的一瞥。11-12
  • 繁漪微澜
    人生就像一条大河,有人顺流而上,有人逆流而下。有人风生水起,有人垂死挣扎。我置身于这条大河边上,看着水中映照的面容,和另一个暴躁的,颓丧的自己达成和解,再抬眼,看到了彼岸另一个超脱的,平静的自己。11-14
  • 斯类
    原以为涉及印度佛教会比较晦涩难懂 实际上阅读体验非常流畅and我非常赞同《悉达多》是披着印度佛教皮的中国道家这一说法 11-21
  • 青袖.
    人最傻的行为,就是着急要结果,得不到便又急又闹。历经世事沧桑,才明白起起伏伏,悲欢离合才是人间常态。最好的活法,在自己的世界里熠熠生辉,在别人的世界顺其自然。很多时候,我们不快乐都是因为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太过纠结。生活中大多数的烦恼,都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多。有人赏烟雨,有人嫌雨急。安住当下,即是自在。“不爱计较,不是没心没肺的表现,而是经历了极坏的考验。见过极好的繁华,学会了顺其自然;不勉强自己,也不为难别人,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就行。手掌就这么大,握不住的东西太多了。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得失随缘,自在随心。当决定放下时,不会失去什么,唯一会失去的,是以前放不下的烦恼。时间再走,很多事都会过去,都会慢慢变化。11-28
  • HW
    文后附有多篇扎实的研究文献。其中,《悉达多与我》是一篇心灵自述。09-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