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双利,女,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两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方面,具体体现为对卢卡奇、布洛赫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思想的研究和对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完成的代表性的著作有《解放神学》,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宗教与革命的伦理——兼论卢卡奇与布洛赫的思想共生关系》、《重解历史必然性——论齐泽觅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重新解读》、《论恩斯特·布洛赫的人本主义》等。

内容简介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上,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与卢卡奇(Georg Lukacs)同样重要, 二者共同冲破了新康德主义的困境, 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但由于布洛赫的思想极其艰深晦涩,在思想史上却一直少有人能深入其思想内部、体会其精神实质。《黑暗与希望》试图通过呈现当时的独特思想史背景, 来具体理解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的独特内涵。

全书以思想史中的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依托布洛赫的一系列早期著作,集中求解布洛赫在其乌托邦思想中是怎样实现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的跨越的。全书贯穿着两条相互呼应的线索, 一方面是布洛赫在思想上的一步步跨越, 另一方面是他对现代世界的批判的层层深入。书中的具体论证将分三个部分展开, 共约25万字: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布洛赫对于新康德主义道路的超越,并同时阐发他对现代文明的“末世论的危机”的深刻洞见。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布洛赫对于一条全新的黑格尔主义的道路的探索,并同时展开他对于乌托邦道路的具体路径的寻求。第三部分则主要论述布洛赫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构。


张双利,女,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暨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两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方面,具体体现为对卢卡奇、布洛赫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思想的研究和对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完成的代表性的著作有《解放神学》,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宗教与革命的伦理——兼论卢卡奇与布洛赫的思想共生关系》、《重解历史必然性——论齐泽觅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重新解读》、《论恩斯特·布洛赫的人本主义》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Erio
    目前战线最长的作品,与上一本书共同构成了我的上路七周年。即关于弥赛亚和当下的超越性之视阈,两部作品都是关于时间,历史,死亡和我们的黑暗,以及蕴含在每一时刻中的乌托邦作品,尽管本书实际上只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加上《为什么要重提灵魂转世》的略作发挥,结尾的附录实际上也是博士论文中在本书正文部分未应用的材料,但是翻译了洛威访谈内容的全文,加上内容本身的重新整理,这就已经足够。02-10
  • momo
    在文献研究上严重不足,主要是文本解读,而且范围局限,直接参引也偏少。优点是思路比较清晰。11-05
  • もしもし鸭先知
    很有双利老师课堂的风格,论述的清晰明了、一丝不苟、干脆利落,但或许是早年间的博士论文,还稍显不足,有着意犹未尽之感,总觉得还有更多需要被讲述、被穿透。10-20
  • The Reason
    确实逻辑清晰,但作者可否不再为了逻辑严密而不停重复相同的内容(甚至原词、原句)呀,感觉本书至少可以删减三分之一。03-18
  • MOSS·YANG
    早期布洛赫研究,关于中后期的研究在金寿铁那边。10-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